
没有准备好的学生 10 - 访问学者
李革胜 2013-2-11
B博士是加拿大科学工程基金会主席,出生在波兰, 5岁被父母带到英国,在北美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系学士,滑铁炉大学机械系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他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儿童,前程远大,他的目标是进入加拿大总理内阁。B博士在天主教家庭长大,受过严格的基督教真理训练,看问题总是以属灵的眼光去看。B博士披着科学家和行政官的外衣,内里却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天早晚都要祷告。
这年夏天,B博士来到北京,受北京基金会邀请,主要是认真读解北京基金会的工作方式,按照惯例,他受到国务院总理的接见,铁腕总理的工作方式给他很大启发。B博士了解没有圣灵 的中国人,一般都会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而“属灵的人看透万事,却没有人能看透他”,所以他没有把中国官场中的人太当会事。
没有想到的是北京基金会对B博士的来到,却是准备得特别充分。G同学作为马前卒,被派去接待B博士。G同学的上级是北京外语大学的机要秘书兼英文翻译J小姐, 他告诉漂亮的J小姐, B 博士是来中国传福音的, 可以证明给她看。G 同学对基督教的认识完全来自維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Valjean与其他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无非是, 认罪, 悔改, 重新作人, 赎罪和成圣。小说”悲惨世界”认为严刑峻法只能使人心更加邪恶,应用仁爱精神和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 “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来自圣经” 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律法的总结是基督”, “社会将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医院将取代监狱。” 对于宗教, G同学无师自通, 圣经看过一遍, 就能背诵, 虽然还达不到过目不忘, 但比一般人记得要多得多, 这全是当年在交通大学下苦功练就的本事。G同学的强记功夫,虽然达不到张松那样过目不忘,在教会确实吓着不少人,曹操把“孟德新书”烧了,一些教友很长时间不读圣经,让G同学怅然了好一阵子。
B博士对外事接待工作很满意, 晚上回到宾馆, 他开始不安起来, 在G同学身上看圣灵的作为。他到中国还有另一项工作, 有几个中国大陆背景的学者在加拿大已经做到基金会项目带头人, 他们同时也得到北京基金会的资助,加拿大情报机构对他们有点放心不下。他到北京基金会也是来摸底的, 晚上他给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科技情报官员打电话, 请查一下白天陪同的那个大男孩的底细。
信息反馈很快来了, 竟然是”6.4”照片, 91年交大校报的一个小新闻”材料系60%本科生集体读研”, 同年北大卢刚在美国枪杀博导和系主任新闻简报。他霍地明白了。第二天, 基金会特意安排B博士参观北京古观象台, 波兰人一向以观测天象出名的科学家尼古拉·哥白尼自豪,G同学也从心里佩服这位坚持真理,不懈努力的波兰科学家。卢刚当年就是在美国研究生申请中夹了一张北京古观象台的照片,获得青睐,从物理系成功改行到天体物理系。
在建国门,B博士悄悄问G同学, 是否间谍, G同学当然傻乎乎地否认了。B博士暗示, 可以帮助G同学移民, 并在加拿大A大学材料系陶瓷研究室安排一份工作。G同学蓦地惊觉对方竟然知道一个无名小卒是学陶瓷的, 加拿大的情报来源还是很准确的。惊讶之余, 决定借公派加拿大爱伯特大学材料系的机会仔细察看。这事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 也没有与人商量,独来独往是他的个性, 向来只做一件事, 不停地观察与学习, 并把心得无偿公开, 让人得益处,公益社会。过河的卒子只有向前,断没有退后的道理。
G同学是拿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加拿大爱尔伯特大学材料系智能工程研究室。R教授也是中国八十年代早期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在昆明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后, 美国伊利偌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美国罗斯大学获得交叉科学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博士。在加拿大爱伯特大学材料系成立 智能工程研究室,是个天才和全才。
G同学决定去爱民顿访问R教授的研究室,因为在那里,可以同时接触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综合性学科。B博士也很关心爱伯特大学,因为他的大儿子约翰在爱大生物系读博士。R教授得到过加拿大基金会的资助,所以B博士也知道他。
G同学在北京见过R教授,给人精明,头脑清楚,快人快语的感觉。有件事情让G同学对这位天才+全才产生了疑问,R教授处事完全是人未到, 礼先行。他让G同学到基金会各部门帮他送礼,当然百把块钱的礼不算行贿。G同学当时认为这是个偶然孤立事件,谁没有缺点呢?
那年R教授在北京开国际IEEE会议,他请G同学帮他做PPT,G同学发现这位天才教授,计算机专家对于MS Office,HTML等基本技术一窍不通,对此G同学感到震惊,天知道,他是怎么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的。天津大学Z教授曾在R教授那里做过访问学者,他悄悄告诉G同学,R教授主要是在文革期间数理基础没有打好,年纪大了,学起来难,他的主要特点是能抓钱,技术找人来给他做就是了。这是一种危险的研究模式,有奶就是粮,很容易让人误入岐途。那时G同学还不明白这些,还没有准备好,最后还是决定到R教授的研究室访问,好奇害死猫。
对R教授研究室的访问,证实了天津大学Z教授的说法。R教授对计算机真的不是内行。他的研究小组开发的More浏览器看上去太好了,这是中科大数学系Z博士与北京大学地理系F博士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爱尔伯特大学发电厂的事故随时控制系统。用MS C++编译的,其实用MS V Basic写更快,更方便。但R教授禁止手下用VB 开发程序。据Z博士讲VB写的东西,R教授认为太慢,VC写的程序看上去更专业,运行更快。其实,在G同学看来,两者是50步与100步之间的差别。都是在微软的系统上开发,饭都让微软吃完了,最新的软件永远跟不完。
Z博士很快在公司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离开了。临走前,他悄悄告诉G同学,所谓More浏览器其核心是抄来的一大段程序,尽管发表了很多文章,但事故预报系统在爱大发电厂从来就没有用起来过。故预报系统实质上只是把发电厂的事故分析数据,用文件的方式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这种作弊的研究工作对于中科大Z博士,几近于一种侮辱。 因为是抄袭的源代码,G同学不得不用两个月的时间分析Z博士的More浏览器,而不是简单继续他的编程工作。这个自作主张研究行为受到小老板F博士的严厉 批评。北大地学博士的智商情商当然要高出一般人很多,他认为硕士G同学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搬Z博士的工作,不能搞原创,更恶劣的是G同学未经许可私自调查研究室的抄袭行为。这样的调查将伤害研究室的创造力。疑云在G同学心中升起,因为R教授也在申请中国的重大基金项目与加拿大的国家项目。G同学开始怀疑R教授的研究诚信问题,对他参与的项目,文章与书籍都产生了怀疑。
几个月过去了,G同学发现只要是有R教授参与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文章多少都有抄袭的疑点,四川大学自动控制系S博士告诉G同学,R教授的文章大都是他与Z教授在中国的工作,找枪手翻译成英文的。R教授的蹩脚英文经常连名词单复数,动词过去式,完成式都分不清。因为有个美国博士文凭,又有强力推荐人才在加拿大爱大找到教授位置的,这个R教授是门儿清。
G同学也认为,看一个教授是否优秀,看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就够了。一个人只有24小时,短短5,6年精通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材 料工程等学科,这些学科普通人需4年苦读才能通一门,估计只有天才,而且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才可能做到。R教授的主要时间用于公关,抓钱,试问,他能有多少时间用在学术上呢?
(1 小时9分钟写完)
李革胜 2013-2-11
B博士是加拿大科学工程基金会主席,出生在波兰, 5岁被父母带到英国,在北美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系学士,滑铁炉大学机械系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他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儿童,前程远大,他的目标是进入加拿大总理内阁。B博士在天主教家庭长大,受过严格的基督教真理训练,看问题总是以属灵的眼光去看。B博士披着科学家和行政官的外衣,内里却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天早晚都要祷告。
这年夏天,B博士来到北京,受北京基金会邀请,主要是认真读解北京基金会的工作方式,按照惯例,他受到国务院总理的接见,铁腕总理的工作方式给他很大启发。B博士了解没有圣灵 的中国人,一般都会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而“属灵的人看透万事,却没有人能看透他”,所以他没有把中国官场中的人太当会事。
没有想到的是北京基金会对B博士的来到,却是准备得特别充分。G同学作为马前卒,被派去接待B博士。G同学的上级是北京外语大学的机要秘书兼英文翻译J小姐, 他告诉漂亮的J小姐, B 博士是来中国传福音的, 可以证明给她看。G 同学对基督教的认识完全来自維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Valjean与其他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无非是, 认罪, 悔改, 重新作人, 赎罪和成圣。小说”悲惨世界”认为严刑峻法只能使人心更加邪恶,应用仁爱精神和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 “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来自圣经” 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律法的总结是基督”, “社会将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医院将取代监狱。” 对于宗教, G同学无师自通, 圣经看过一遍, 就能背诵, 虽然还达不到过目不忘, 但比一般人记得要多得多, 这全是当年在交通大学下苦功练就的本事。G同学的强记功夫,虽然达不到张松那样过目不忘,在教会确实吓着不少人,曹操把“孟德新书”烧了,一些教友很长时间不读圣经,让G同学怅然了好一阵子。
B博士对外事接待工作很满意, 晚上回到宾馆, 他开始不安起来, 在G同学身上看圣灵的作为。他到中国还有另一项工作, 有几个中国大陆背景的学者在加拿大已经做到基金会项目带头人, 他们同时也得到北京基金会的资助,加拿大情报机构对他们有点放心不下。他到北京基金会也是来摸底的, 晚上他给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科技情报官员打电话, 请查一下白天陪同的那个大男孩的底细。
信息反馈很快来了, 竟然是”6.4”照片, 91年交大校报的一个小新闻”材料系60%本科生集体读研”, 同年北大卢刚在美国枪杀博导和系主任新闻简报。他霍地明白了。第二天, 基金会特意安排B博士参观北京古观象台, 波兰人一向以观测天象出名的科学家尼古拉·哥白尼自豪,G同学也从心里佩服这位坚持真理,不懈努力的波兰科学家。卢刚当年就是在美国研究生申请中夹了一张北京古观象台的照片,获得青睐,从物理系成功改行到天体物理系。
在建国门,B博士悄悄问G同学, 是否间谍, G同学当然傻乎乎地否认了。B博士暗示, 可以帮助G同学移民, 并在加拿大A大学材料系陶瓷研究室安排一份工作。G同学蓦地惊觉对方竟然知道一个无名小卒是学陶瓷的, 加拿大的情报来源还是很准确的。惊讶之余, 决定借公派加拿大爱伯特大学材料系的机会仔细察看。这事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 也没有与人商量,独来独往是他的个性, 向来只做一件事, 不停地观察与学习, 并把心得无偿公开, 让人得益处,公益社会。过河的卒子只有向前,断没有退后的道理。
G同学是拿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加拿大爱尔伯特大学材料系智能工程研究室。R教授也是中国八十年代早期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在昆明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后, 美国伊利偌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美国罗斯大学获得交叉科学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博士。在加拿大爱伯特大学材料系成立 智能工程研究室,是个天才和全才。
G同学决定去爱民顿访问R教授的研究室,因为在那里,可以同时接触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综合性学科。B博士也很关心爱伯特大学,因为他的大儿子约翰在爱大生物系读博士。R教授得到过加拿大基金会的资助,所以B博士也知道他。
G同学在北京见过R教授,给人精明,头脑清楚,快人快语的感觉。有件事情让G同学对这位天才+全才产生了疑问,R教授处事完全是人未到, 礼先行。他让G同学到基金会各部门帮他送礼,当然百把块钱的礼不算行贿。G同学当时认为这是个偶然孤立事件,谁没有缺点呢?
那年R教授在北京开国际IEEE会议,他请G同学帮他做PPT,G同学发现这位天才教授,计算机专家对于MS Office,HTML等基本技术一窍不通,对此G同学感到震惊,天知道,他是怎么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的。天津大学Z教授曾在R教授那里做过访问学者,他悄悄告诉G同学,R教授主要是在文革期间数理基础没有打好,年纪大了,学起来难,他的主要特点是能抓钱,技术找人来给他做就是了。这是一种危险的研究模式,有奶就是粮,很容易让人误入岐途。那时G同学还不明白这些,还没有准备好,最后还是决定到R教授的研究室访问,好奇害死猫。
对R教授研究室的访问,证实了天津大学Z教授的说法。R教授对计算机真的不是内行。他的研究小组开发的More浏览器看上去太好了,这是中科大数学系Z博士与北京大学地理系F博士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爱尔伯特大学发电厂的事故随时控制系统。用MS C++编译的,其实用MS V Basic写更快,更方便。但R教授禁止手下用VB 开发程序。据Z博士讲VB写的东西,R教授认为太慢,VC写的程序看上去更专业,运行更快。其实,在G同学看来,两者是50步与100步之间的差别。都是在微软的系统上开发,饭都让微软吃完了,最新的软件永远跟不完。
Z博士很快在公司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离开了。临走前,他悄悄告诉G同学,所谓More浏览器其核心是抄来的一大段程序,尽管发表了很多文章,但事故预报系统在爱大发电厂从来就没有用起来过。故预报系统实质上只是把发电厂的事故分析数据,用文件的方式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这种作弊的研究工作对于中科大Z博士,几近于一种侮辱。 因为是抄袭的源代码,G同学不得不用两个月的时间分析Z博士的More浏览器,而不是简单继续他的编程工作。这个自作主张研究行为受到小老板F博士的严厉 批评。北大地学博士的智商情商当然要高出一般人很多,他认为硕士G同学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搬Z博士的工作,不能搞原创,更恶劣的是G同学未经许可私自调查研究室的抄袭行为。这样的调查将伤害研究室的创造力。疑云在G同学心中升起,因为R教授也在申请中国的重大基金项目与加拿大的国家项目。G同学开始怀疑R教授的研究诚信问题,对他参与的项目,文章与书籍都产生了怀疑。
几个月过去了,G同学发现只要是有R教授参与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文章多少都有抄袭的疑点,四川大学自动控制系S博士告诉G同学,R教授的文章大都是他与Z教授在中国的工作,找枪手翻译成英文的。R教授的蹩脚英文经常连名词单复数,动词过去式,完成式都分不清。因为有个美国博士文凭,又有强力推荐人才在加拿大爱大找到教授位置的,这个R教授是门儿清。
G同学也认为,看一个教授是否优秀,看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就够了。一个人只有24小时,短短5,6年精通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人类因素工程、化学工程、材 料工程等学科,这些学科普通人需4年苦读才能通一门,估计只有天才,而且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才可能做到。R教授的主要时间用于公关,抓钱,试问,他能有多少时间用在学术上呢?
(1 小时9分钟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