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所谓中国人的抄袭
丹尼,June 17,2019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
首先,抄袭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人主要是中国古人写文章没有抄袭的说法,中国古人没有抄袭的概念,只有继承,就象继承祖宗家产一样,天经地义,抄书不是偷,英雄所见略同而已。
笔者就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背景,因为老祖宗留下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用老祖宗的东西是继承,而不是抄袭,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没有知识产权的麻烦。
文学有继承性,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生。硬要说拷贝,说罗贯中授权拷贝他的老师施耐庵也说得过去,《三国演义》的武圣关羽不就是《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吗?《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长得豹头环眼,那不是《三国演义》张飞是谁?《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大战哪吒三兄弟”与《说唐》“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大战宇文成都”不就是抄袭《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吗?罗成之死不就是张郃之死吗?雄阔海双拳打死两只老虎不也是抄袭《水浒》“武松打虎”吗?当然,《水浒传》孙二娘的蒙汗药抄袭华佗的“麻沸散”。姚雪垠创作的《李自成》中的战争场面借鉴了很多《三国演义》的写作手法,郝摇旗踹营,就是模仿“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这个人物设计借鉴了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太史公这个“跽”字用得相当好,一个“跽”字就把项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脸色凝重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了。郭嘉程昱对关羽的评价是“万人敌”,“万人敌”是借用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三国演义》第27回,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这时的关羽真是项羽穿越过来的。胡班初见关羽,惊为天人。这段描写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天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不离於宗,谓之天人。”在《三国志》中是用来形容曹仁的,《三国志·魏志·曹仁传》:“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罗贯中把对曹仁的描写搬到《三国演义》关羽身上。从冰心的《寄小读者》:“因你本是个女神,本是个天人。”到金庸《天龙八部》段誉见王语嫣惊为天人,《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望见谢逊巨大的身影等,都属于中国文学继承性范畴。
《三国演义》曹操请刘邦吃饭、刘邦去江东结婚,刘邦带关羽、张飞、赵云为侍卫,是借用《史记·鸿门宴》刘邦带侍卫樊哙赴宴的桥段。《水浒》中的李逵是樊哙穿越过来的,宋江临死前毒杀李逵的剧情是借用《史记》刘邦临死前处死樊哙的桥段。
《聊斋志异》也有抄袭《水浒传》的嫌疑,《聊斋志异·细候》细候站在二楼阳台吃荔枝,把荔枝壳砸在楼下的满生头上,这个剧情与《水浒传》潘金莲从二楼把竹竿砸在西门庆头上一模一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小故事,讲故事的人碰巧读过《水浒传》,就把潘金莲的故事套在细候身上,蒲松龄未经考证,照搬了《水浒传》的桥段。
《水浒传》实际上是抄袭了《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和“五虎上将”的思想和结构,老师抄学生的。但《水浒传》是世界名著, 得到广泛认同, 认定其抄袭是公平的, 但从中华民族的感情上讲是不道德的。[1]史学界有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水浒传》的说法,只是罗贯中阴差阳错没有成为署名作者而已。
窃认为,文化传承不算抄袭,基督教的《圣经》由40多位作者花了1,500年才完成的。一口气读完《圣经》,发现整本《圣经》完全象一个人写出来的,这就是文化传承的神奇作用,拷贝自己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文学手法,是继承而非抄袭。
《二十四史》都有《史记》的影子,《史记》的格式被历朝历代修史官当成标准在使用。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史学家撰史时也都模仿司马迁的白描手法,传统作家都有“借鉴”他人思想的通病。
中国文化对于抄袭是非常宽容的,从古到今,从平民的状子、官府的批文,到皇帝的圣旨都讲究统一格式。旧社会识文断字是读书人的特权,抄袭也是读书人的特权。即在旧社会形式比内容重要,中国历史每个朝代几乎所有重要文书都是一个模子写出来的,大家写文章格式都一样,都是在同样的模板上改几个字而已。按西方的标准,中国所有的古代历史文献都是抄袭司马迁一个人的。抄袭这种诱因来自儒家礼教传统,写八股文就讲究个格式与形式。按这个标准,为了去伪存真,社会上有很多伪造的毛泽东诗词,如《七古·咏蛙》、《五律·张冠道中》等,反正毛泽东诗词如《满江红》、《水调歌头》、《沁园春》、《菩萨蛮》、《西江月》、《清平乐》等也是抄袭了岳飞、辛弃疾、杜甫、白居易韵调?为什么不可以借毛泽东的名字拉大旗作虎皮,打着毛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1]
中国诗词有个“词牌”规矩,词牌是唐宋时期用来填词大致固定的格式。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词的内容多数无关词牌原意。中国古人按照这八百七十多个词牌填了几万首词,填词是一种文化传承,填词不是抄袭,填词是尊重传统的具体表现,填词与抄袭无关。从这一角度,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十里桃花”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通俗说法,香港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模仿毛主席《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填词不算抄袭,算文化继承。正因为中国人有继承古人文化传统的习惯,美国人才设计“知识产权法”打击中华文明。
中国作家受四大名著的影响都很大,甚至可以说中国作家大都继承了四大名著的框架,比如莫言把《丰乳肥臀》的人际关系写得如此复杂,他肯定是受了《红楼梦》那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主人翁诸葛亮出场太晚的框架下,金庸武侠小说《飞狐外传》程灵素、《射雕英雄传》黄蓉与《神雕侠侣》小龙女的出场都很晚。
以前,有种棋类游戏《斗兽棋》老鼠吃大象,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老虎吃豹子,豹子吃狼,狼吃狐狸,狐狸吃老鼠。该游戏的设计灵感应该来自清朝武官官服补子图案。清朝武官官衔不同,补子图案不同: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金庸《射雕英雄传》穆念慈比武招亲借用《杨家将演义》穆桂英比武招亲,而穆桂英比武招亲继承《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李渊“比武招亲”娶进窦氏故事框架,这是中国文学继承的例子。古龙《浣花洗剑录》中的“无招胜有招”抄袭金庸《笑傲江湖》的概念。天下文章一大抄,金庸也抄古龙的概念,《侠客行》书名就是模仿古龙《剑客行》的名字,韦小宝与七个老婆尽享齐人之福,就是《剑客行》展白与五个老婆在洞庭湖隐居。梁羽生的《风雷震九州》书名就是抄袭毛主席《满江红》的名句“五州震荡风雷激”。金庸《飞狐外传》最后一回“恨无常”正是借用了《红楼梦》的“恨无常”概念,让程灵素的死读起来有林黛玉的感觉,“抄袭”使《飞狐外传》的文学价值陡然提高了一个档次。《笑傲江湖》第36章“伤逝”模仿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林平之用剑重伤岳灵珊,岳灵珊在令狐冲怀里哼着福建山歌“姊妹,上山采茶去”慢慢死去,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子君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涓生所给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笑傲江湖》因为模仿鲁迅的《伤逝》的框架,让岳灵珊与林平之的爱情悲剧陡然提高了一个档次,原来拿來主义还是有好处的。
郭靖追求黄蓉的招数是《聊斋志异·田七郎》中武生收买田七郎的招数,当然蒲松龄把《三国演义》曹操收买关羽的招数搬到田七郎身上也有可能,而《三国演义》曹操收买关羽的招数很明显是继承《史记》太子丹收买荆轲的手法。《连城诀》万震山夜游砌墙,看着象《聊斋志异·锦瑟》王生夜游不停地与锦瑟、妾、丫鬟睡觉,《聊斋志异·锦瑟》很明显取名自唐代李商隐的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锦瑟》。说中国人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是因为中国古人不认为继承前人的写作手法是坏事,继承是对祖先的尊重,杜甫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引用的是《诗经·七月》中的扑枣经典。黛玉葬花的灵感也来自《聊斋志异·香玉》黄生葬花,曹雪芹本人创作的曲子《恨无常》也是抄袭白居易的《长恨歌》,抄袭《长恨歌》让《红楼梦》的“恨无常”曲牌成为不朽,抄袭《史记》让《三国演义》不朽,而抄袭《三国演义》让《聊斋志异》成为伟大的作品,没有中国人认为杜浦、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做得不对。“六脉神剑”的概念让人联想起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画作《创造亚当》,上帝用手指一点,亚当就有了生命。
发行量过500万册的《三重门》就是照搬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的结构, 例如《围城》中的方鸿渐与《三重门》中的林雨翔这两个人都被才女所青睐, 又都是那种虚荣且有点逆反刻薄,又有点贪于享受且软弱,但很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但又不会保护自己, 其人物性格, 故事结构都非常相似。这是创作呢? 还是抄袭? 很显然, 在上海这是创作, 但在美国大学里可能会认为是抄袭, 因为《三重门》在最后没有列参考文献。因为《三重门》和《围城》故事情节完全不同,但只是人物性格和故事结构相似, 是不是就不属于著作权的侵害?[1]
香港电影抄袭是最严重的,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名字一看就是,抄袭元代郑光祖的曲目《倩女离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唐僧临死前与旁边两个小妖的对话,当然周星驰为了讨好观众讽刺基督教的可能性也存在,《大话西游》有抄袭《圣经·路加福音》耶稣与两个强盗一起钉十字架的场景的嫌疑,《功夫》完全是融梗香港六十年代的电视剧《如来神掌》。热播剧《将夜》冥王之女融的是暴雪的电子游戏《暗黑破坏神III》的梗。
所以,对中国历史上的抄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避免发生以今非古的错误。
个人观点:知识产权应该受到保护,对文学创作领域的所谓抄袭应该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解决问题。
Reference
[1]https://www.vanforum.org/blog/august-21st-2012
丹尼,June 17,2019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
首先,抄袭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人主要是中国古人写文章没有抄袭的说法,中国古人没有抄袭的概念,只有继承,就象继承祖宗家产一样,天经地义,抄书不是偷,英雄所见略同而已。
笔者就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背景,因为老祖宗留下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用老祖宗的东西是继承,而不是抄袭,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没有知识产权的麻烦。
文学有继承性,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生。硬要说拷贝,说罗贯中授权拷贝他的老师施耐庵也说得过去,《三国演义》的武圣关羽不就是《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吗?《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长得豹头环眼,那不是《三国演义》张飞是谁?《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大战哪吒三兄弟”与《说唐》“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大战宇文成都”不就是抄袭《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吗?罗成之死不就是张郃之死吗?雄阔海双拳打死两只老虎不也是抄袭《水浒》“武松打虎”吗?当然,《水浒传》孙二娘的蒙汗药抄袭华佗的“麻沸散”。姚雪垠创作的《李自成》中的战争场面借鉴了很多《三国演义》的写作手法,郝摇旗踹营,就是模仿“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这个人物设计借鉴了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太史公这个“跽”字用得相当好,一个“跽”字就把项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脸色凝重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了。郭嘉程昱对关羽的评价是“万人敌”,“万人敌”是借用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三国演义》第27回,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这时的关羽真是项羽穿越过来的。胡班初见关羽,惊为天人。这段描写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天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不离於宗,谓之天人。”在《三国志》中是用来形容曹仁的,《三国志·魏志·曹仁传》:“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罗贯中把对曹仁的描写搬到《三国演义》关羽身上。从冰心的《寄小读者》:“因你本是个女神,本是个天人。”到金庸《天龙八部》段誉见王语嫣惊为天人,《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望见谢逊巨大的身影等,都属于中国文学继承性范畴。
《三国演义》曹操请刘邦吃饭、刘邦去江东结婚,刘邦带关羽、张飞、赵云为侍卫,是借用《史记·鸿门宴》刘邦带侍卫樊哙赴宴的桥段。《水浒》中的李逵是樊哙穿越过来的,宋江临死前毒杀李逵的剧情是借用《史记》刘邦临死前处死樊哙的桥段。
《聊斋志异》也有抄袭《水浒传》的嫌疑,《聊斋志异·细候》细候站在二楼阳台吃荔枝,把荔枝壳砸在楼下的满生头上,这个剧情与《水浒传》潘金莲从二楼把竹竿砸在西门庆头上一模一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小故事,讲故事的人碰巧读过《水浒传》,就把潘金莲的故事套在细候身上,蒲松龄未经考证,照搬了《水浒传》的桥段。
《水浒传》实际上是抄袭了《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和“五虎上将”的思想和结构,老师抄学生的。但《水浒传》是世界名著, 得到广泛认同, 认定其抄袭是公平的, 但从中华民族的感情上讲是不道德的。[1]史学界有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水浒传》的说法,只是罗贯中阴差阳错没有成为署名作者而已。
窃认为,文化传承不算抄袭,基督教的《圣经》由40多位作者花了1,500年才完成的。一口气读完《圣经》,发现整本《圣经》完全象一个人写出来的,这就是文化传承的神奇作用,拷贝自己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文学手法,是继承而非抄袭。
《二十四史》都有《史记》的影子,《史记》的格式被历朝历代修史官当成标准在使用。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史学家撰史时也都模仿司马迁的白描手法,传统作家都有“借鉴”他人思想的通病。
中国文化对于抄袭是非常宽容的,从古到今,从平民的状子、官府的批文,到皇帝的圣旨都讲究统一格式。旧社会识文断字是读书人的特权,抄袭也是读书人的特权。即在旧社会形式比内容重要,中国历史每个朝代几乎所有重要文书都是一个模子写出来的,大家写文章格式都一样,都是在同样的模板上改几个字而已。按西方的标准,中国所有的古代历史文献都是抄袭司马迁一个人的。抄袭这种诱因来自儒家礼教传统,写八股文就讲究个格式与形式。按这个标准,为了去伪存真,社会上有很多伪造的毛泽东诗词,如《七古·咏蛙》、《五律·张冠道中》等,反正毛泽东诗词如《满江红》、《水调歌头》、《沁园春》、《菩萨蛮》、《西江月》、《清平乐》等也是抄袭了岳飞、辛弃疾、杜甫、白居易韵调?为什么不可以借毛泽东的名字拉大旗作虎皮,打着毛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1]
中国诗词有个“词牌”规矩,词牌是唐宋时期用来填词大致固定的格式。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词的内容多数无关词牌原意。中国古人按照这八百七十多个词牌填了几万首词,填词是一种文化传承,填词不是抄袭,填词是尊重传统的具体表现,填词与抄袭无关。从这一角度,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十里桃花”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通俗说法,香港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模仿毛主席《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填词不算抄袭,算文化继承。正因为中国人有继承古人文化传统的习惯,美国人才设计“知识产权法”打击中华文明。
中国作家受四大名著的影响都很大,甚至可以说中国作家大都继承了四大名著的框架,比如莫言把《丰乳肥臀》的人际关系写得如此复杂,他肯定是受了《红楼梦》那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主人翁诸葛亮出场太晚的框架下,金庸武侠小说《飞狐外传》程灵素、《射雕英雄传》黄蓉与《神雕侠侣》小龙女的出场都很晚。
以前,有种棋类游戏《斗兽棋》老鼠吃大象,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老虎吃豹子,豹子吃狼,狼吃狐狸,狐狸吃老鼠。该游戏的设计灵感应该来自清朝武官官服补子图案。清朝武官官衔不同,补子图案不同: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金庸《射雕英雄传》穆念慈比武招亲借用《杨家将演义》穆桂英比武招亲,而穆桂英比武招亲继承《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李渊“比武招亲”娶进窦氏故事框架,这是中国文学继承的例子。古龙《浣花洗剑录》中的“无招胜有招”抄袭金庸《笑傲江湖》的概念。天下文章一大抄,金庸也抄古龙的概念,《侠客行》书名就是模仿古龙《剑客行》的名字,韦小宝与七个老婆尽享齐人之福,就是《剑客行》展白与五个老婆在洞庭湖隐居。梁羽生的《风雷震九州》书名就是抄袭毛主席《满江红》的名句“五州震荡风雷激”。金庸《飞狐外传》最后一回“恨无常”正是借用了《红楼梦》的“恨无常”概念,让程灵素的死读起来有林黛玉的感觉,“抄袭”使《飞狐外传》的文学价值陡然提高了一个档次。《笑傲江湖》第36章“伤逝”模仿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林平之用剑重伤岳灵珊,岳灵珊在令狐冲怀里哼着福建山歌“姊妹,上山采茶去”慢慢死去,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子君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涓生所给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笑傲江湖》因为模仿鲁迅的《伤逝》的框架,让岳灵珊与林平之的爱情悲剧陡然提高了一个档次,原来拿來主义还是有好处的。
郭靖追求黄蓉的招数是《聊斋志异·田七郎》中武生收买田七郎的招数,当然蒲松龄把《三国演义》曹操收买关羽的招数搬到田七郎身上也有可能,而《三国演义》曹操收买关羽的招数很明显是继承《史记》太子丹收买荆轲的手法。《连城诀》万震山夜游砌墙,看着象《聊斋志异·锦瑟》王生夜游不停地与锦瑟、妾、丫鬟睡觉,《聊斋志异·锦瑟》很明显取名自唐代李商隐的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锦瑟》。说中国人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是因为中国古人不认为继承前人的写作手法是坏事,继承是对祖先的尊重,杜甫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引用的是《诗经·七月》中的扑枣经典。黛玉葬花的灵感也来自《聊斋志异·香玉》黄生葬花,曹雪芹本人创作的曲子《恨无常》也是抄袭白居易的《长恨歌》,抄袭《长恨歌》让《红楼梦》的“恨无常”曲牌成为不朽,抄袭《史记》让《三国演义》不朽,而抄袭《三国演义》让《聊斋志异》成为伟大的作品,没有中国人认为杜浦、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做得不对。“六脉神剑”的概念让人联想起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画作《创造亚当》,上帝用手指一点,亚当就有了生命。
发行量过500万册的《三重门》就是照搬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的结构, 例如《围城》中的方鸿渐与《三重门》中的林雨翔这两个人都被才女所青睐, 又都是那种虚荣且有点逆反刻薄,又有点贪于享受且软弱,但很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但又不会保护自己, 其人物性格, 故事结构都非常相似。这是创作呢? 还是抄袭? 很显然, 在上海这是创作, 但在美国大学里可能会认为是抄袭, 因为《三重门》在最后没有列参考文献。因为《三重门》和《围城》故事情节完全不同,但只是人物性格和故事结构相似, 是不是就不属于著作权的侵害?[1]
香港电影抄袭是最严重的,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名字一看就是,抄袭元代郑光祖的曲目《倩女离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唐僧临死前与旁边两个小妖的对话,当然周星驰为了讨好观众讽刺基督教的可能性也存在,《大话西游》有抄袭《圣经·路加福音》耶稣与两个强盗一起钉十字架的场景的嫌疑,《功夫》完全是融梗香港六十年代的电视剧《如来神掌》。热播剧《将夜》冥王之女融的是暴雪的电子游戏《暗黑破坏神III》的梗。
所以,对中国历史上的抄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避免发生以今非古的错误。
个人观点:知识产权应该受到保护,对文学创作领域的所谓抄袭应该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解决问题。
Reference
[1]https://www.vanforum.org/blog/august-21st-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