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框架效应》
丹尼,March 19, 2019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写给看得懂的人
《行为经济学》上有个《框架效应》,人对同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
每次从温哥华天车站出站总能看见一家中餐外卖馆,刚开张的时候,五块钱一小盒菜。餐馆老板后来改变策略,把价格涨到六块七一盒,买三送一,买三个菜免费送一个菜,还是二十块四盒菜。这种涨价后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吸引了很多顾客。物价上涨以后,老板不得不把荤菜,如虾、牛肉、羊肉、三文鱼涨到七块钱一盒,四盒菜需要二十一块,只多了一块钱,餐馆生意一落千丈。
想起以前咱们杭州的出租车夏利起步价是八元,桑塔纳起步价是十元。那时候,杭州人打车从来不分夏利与桑塔纳,打到夏利就坐夏利,来了桑塔纳就坐桑塔纳,因为嫌找零钱麻烦,咱们杭州老乡坐夏利经常也给十块,毕竟零钱找补起来麻烦。时间一长,夏利司机们早就默认:起步价是十块。如果乘客不开口,夏利司机绝对不找零钱。后来,出租车起步价上涨了,夏利起步价调整为十元,桑塔纳上涨到十二元,咱们杭州老乡打出租就开始选车了,能打夏利绝对不坐桑塔纳。后来,出租车协会大作广告,强调生活品质,发出口号杭州人一定要天天坐桑塔纳,杭州老乡打车又循环到不分夏利与桑塔纳的起点了。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认为“倭”是对日本人的蔑称,而日本人则认为“倭”是个褒义词,因为“倭”字里面有个人旁,称之为“倭”是把他当人看的意思。[1]笔者对“倭”字没有研究,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框架效应》现象。蒙古人称呼中国人为“胡扎”,蒙古人给中国人解释“胡扎”是“伙计”的意思,不过中国人总觉得“胡扎”这个词太刺耳,不是个好词。同一个字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日本人骂中国人“八格牙路”,中国人并不认为“八路”是个贬义词。美国人骂中国人常带一个“秦”音,中国人反而认为“秦”是个好字。
一个硬币有两面,等价描述的事实,根据用词的不同能被系统性地引导做出完全相反的决策。人们通常对同一件事情,用损失或者用收益描述时,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公司老总在考勤制度里规定员工“迟到罚款”,比规定员工“早到有奖”,能更大幅度提高员工出勤率。汽车零部件强调国产率比强调进口率,更容易得到政府补助与社会舆论支持。标签为80%精瘦肉罐头比20%肥肉罐头好卖得多,相同的价格,包装精美的食品比简装食品更畅销。给顾客做选择的自由比直接给“判断题”,更容易打动顾客。41%的美国人不打算购买中国货,59%的美国人愿意购买中国货,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论述,可以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多是把中国古人的东西改头换面包装一下,换个说法借用在不同的领域就是西方人发明创造,成为教授们在课堂上灌输中国学生崇洋媚外的谈资与证据,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人照样懂这些道理。本质上《框架效应》就是中国古人讲的“朝三暮四”的典故,事情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描述使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说中国人没有经济学上的贡献是无知,《框架效应》实质上只是对中国古人的讲法换了个新名字来包装,新瓶装旧酒而已。经济学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古人讲的“事后诸葛亮”就是经济学上讲的“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奖,是因为电影强调拯救了一个英雄的生命,如果电影强调为了救一个人的命,而故意牺牲八个人的性命,观众肯定会说导演是疯子。
有网友在框架内提出:朝鲜战争于1951年7月开始谈判, 中朝方面狮子大开口, 提出以三八线为停火线,按俘虏意愿来遣返俘虏等六项条件。 美韩方不答应,结果战争又打了两年。1953年7月达成停火协议,中朝方的六项条件全部被否决, 停火线按实际控制线划分,金家丧失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以此作为例子劝中国在贸易战中投降。该框架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朝鲜战争停战是因为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共中央群龙无首,赫鲁晓夫、马林科夫与贝利亚三巨头掌控苏联,1953年6月26日的克里姆林宫会议上,马林科夫在朱可夫元帅等人的支持下突然抓捕了贝利亚。可见:1953年7月朝鲜主动停战不是因为美军在朝鲜打了胜仗,而是因为斯大林突然去世,共产主义阵营由于内乱,加上处理内部矛盾经验不足,苏共主动决定暂时停战的。共产主义阵营在越南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1969年9月胡志明突然去世,越共汲取朝鲜战争的教训,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越共继续打,坚持不懈终于统一越南,朝鲜战争继续打下去,必然是朝鲜统一韩国。朝鲜背后有中俄两个靠山,美国劳师远征是没有可能击败朝鲜的。笔者是和平主义者,在这里只把韩战与越战作为例子解释“框架效应”这个概念,不同框架之间的争议只能用爱心去解决。框架内少了一部《圣经》,自由世界能够比苏联活得长,从来不是靠军事行动,自由世界是靠上帝的爱战胜苏联的。
华为在美提起诉讼:特朗普政府禁令是暴政,这是一般的民事诉讼框架,[2]但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5月15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允许美国禁止被“外国对手”拥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电信设备和服务。 把华为拖人“国家安全”框架,甚至派军舰进入台湾海峡把对中国公司的事体拖入“国防或战争”框架,转移美国人的视线。很多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做法,是因为媒体的长期反华宣传,有的美国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没有法制,所以没有必要对华为讲法制,这是在美国国内法的框架看华为的贸易行为。华为是在民营企业的框架内自我定位,现在被美国国家力量制裁,当然觉得委屈,只有爱心才能解决问题。
Tesla抱怨媒体对电动汽车的缺陷揪住不放,因为Tesla一年自燃事件只有50起,而燃油汽车自燃事件每年有8,000起以上,媒体却视而不见。媒体认为光是中国燃油汽车就有2.4亿辆,而全球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售共约8万辆,燃油汽车自燃概率远低于电动汽车,所以需要讨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Tesla在框架内强调的是事故发生次数,而媒体在框架内强调的是自燃概率,双方都属于同一性质事件在特定框架内的不同解释而已。
在框架内强调低温乙醚萃取青蒿素的效率与诺贝尔奖的政治意义,可以给屠吆吆中国科技最高奖。如果在框架内强调“古代阴阳生克理论”发现了青蒿草的抗疟性,在框架内强调屠吆吆既没有科学理论的凝练,又无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没有人会在泡药酒时加热处理,乙醚加热会爆炸,只有傻子才会对乙醚溶液加热,所以“低温乙醚泡药酒”是个人人都想得出的鬼主意,下结论青蒿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发明也合乎逻辑。
《框架效应》通常是非理性的,在框架中每个人都有偏见并被语言描述拖进更大的偏见之中。两个困境中的两个选项的数学发生概率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描述上用了不同的方式:拯救生命与失去生命。实际上,当对后果的描述是损失而不是收益的时候,框架中的人们有可能会选择更糟糕的决策。在牛市时,总有那么一两支股票被恶意炒作,利用股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拉动股市疯狂上涨。股民总是依据描述,坚信在牛市进场自己包赚不赔,个别股票被恶意炒高的情况在“框架”内不可避免地发生。强调过去10年某支股票平均收益率为10%,而故意忽略通货膨胀率为8%,只能推高股价,最后导致股市崩盘。框架里面的因果偏好,导致市场放大效应,必然引起庞氏骗局。
有的政治领导人就擅长利用《框架效应》蛊惑选民,他们的经济政策总是谈论就业率,从不说失业率。就业率意味着政绩,失业率意味着经济政策的失败,这是领导人政治手腕的“高明”之处。有个事实,《框架效应》中的偏见通常不适应于第二语言的人,能把中国人骗得团团转的骗局,老外一看就是假的。对于美国政党把美国人哄得晕乎乎的招数,中国人却常常无动于衷。
所以,在政府里面安排几个老外或者官方语言为第二语言的人作为参谋其实是个避免腐败与诈骗的好主意,这是研究《框架效应》的正面意义。
Reference
[1]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903/66368/26396.html
[2]http://news.dwnews.com/global/news/2019-05-28/60135460.html
丹尼,March 19, 2019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写给看得懂的人
《行为经济学》上有个《框架效应》,人对同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
每次从温哥华天车站出站总能看见一家中餐外卖馆,刚开张的时候,五块钱一小盒菜。餐馆老板后来改变策略,把价格涨到六块七一盒,买三送一,买三个菜免费送一个菜,还是二十块四盒菜。这种涨价后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吸引了很多顾客。物价上涨以后,老板不得不把荤菜,如虾、牛肉、羊肉、三文鱼涨到七块钱一盒,四盒菜需要二十一块,只多了一块钱,餐馆生意一落千丈。
想起以前咱们杭州的出租车夏利起步价是八元,桑塔纳起步价是十元。那时候,杭州人打车从来不分夏利与桑塔纳,打到夏利就坐夏利,来了桑塔纳就坐桑塔纳,因为嫌找零钱麻烦,咱们杭州老乡坐夏利经常也给十块,毕竟零钱找补起来麻烦。时间一长,夏利司机们早就默认:起步价是十块。如果乘客不开口,夏利司机绝对不找零钱。后来,出租车起步价上涨了,夏利起步价调整为十元,桑塔纳上涨到十二元,咱们杭州老乡打出租就开始选车了,能打夏利绝对不坐桑塔纳。后来,出租车协会大作广告,强调生活品质,发出口号杭州人一定要天天坐桑塔纳,杭州老乡打车又循环到不分夏利与桑塔纳的起点了。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认为“倭”是对日本人的蔑称,而日本人则认为“倭”是个褒义词,因为“倭”字里面有个人旁,称之为“倭”是把他当人看的意思。[1]笔者对“倭”字没有研究,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框架效应》现象。蒙古人称呼中国人为“胡扎”,蒙古人给中国人解释“胡扎”是“伙计”的意思,不过中国人总觉得“胡扎”这个词太刺耳,不是个好词。同一个字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日本人骂中国人“八格牙路”,中国人并不认为“八路”是个贬义词。美国人骂中国人常带一个“秦”音,中国人反而认为“秦”是个好字。
一个硬币有两面,等价描述的事实,根据用词的不同能被系统性地引导做出完全相反的决策。人们通常对同一件事情,用损失或者用收益描述时,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公司老总在考勤制度里规定员工“迟到罚款”,比规定员工“早到有奖”,能更大幅度提高员工出勤率。汽车零部件强调国产率比强调进口率,更容易得到政府补助与社会舆论支持。标签为80%精瘦肉罐头比20%肥肉罐头好卖得多,相同的价格,包装精美的食品比简装食品更畅销。给顾客做选择的自由比直接给“判断题”,更容易打动顾客。41%的美国人不打算购买中国货,59%的美国人愿意购买中国货,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论述,可以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多是把中国古人的东西改头换面包装一下,换个说法借用在不同的领域就是西方人发明创造,成为教授们在课堂上灌输中国学生崇洋媚外的谈资与证据,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人照样懂这些道理。本质上《框架效应》就是中国古人讲的“朝三暮四”的典故,事情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描述使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说中国人没有经济学上的贡献是无知,《框架效应》实质上只是对中国古人的讲法换了个新名字来包装,新瓶装旧酒而已。经济学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古人讲的“事后诸葛亮”就是经济学上讲的“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奖,是因为电影强调拯救了一个英雄的生命,如果电影强调为了救一个人的命,而故意牺牲八个人的性命,观众肯定会说导演是疯子。
有网友在框架内提出:朝鲜战争于1951年7月开始谈判, 中朝方面狮子大开口, 提出以三八线为停火线,按俘虏意愿来遣返俘虏等六项条件。 美韩方不答应,结果战争又打了两年。1953年7月达成停火协议,中朝方的六项条件全部被否决, 停火线按实际控制线划分,金家丧失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以此作为例子劝中国在贸易战中投降。该框架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朝鲜战争停战是因为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共中央群龙无首,赫鲁晓夫、马林科夫与贝利亚三巨头掌控苏联,1953年6月26日的克里姆林宫会议上,马林科夫在朱可夫元帅等人的支持下突然抓捕了贝利亚。可见:1953年7月朝鲜主动停战不是因为美军在朝鲜打了胜仗,而是因为斯大林突然去世,共产主义阵营由于内乱,加上处理内部矛盾经验不足,苏共主动决定暂时停战的。共产主义阵营在越南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1969年9月胡志明突然去世,越共汲取朝鲜战争的教训,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越共继续打,坚持不懈终于统一越南,朝鲜战争继续打下去,必然是朝鲜统一韩国。朝鲜背后有中俄两个靠山,美国劳师远征是没有可能击败朝鲜的。笔者是和平主义者,在这里只把韩战与越战作为例子解释“框架效应”这个概念,不同框架之间的争议只能用爱心去解决。框架内少了一部《圣经》,自由世界能够比苏联活得长,从来不是靠军事行动,自由世界是靠上帝的爱战胜苏联的。
华为在美提起诉讼:特朗普政府禁令是暴政,这是一般的民事诉讼框架,[2]但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5月15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允许美国禁止被“外国对手”拥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电信设备和服务。 把华为拖人“国家安全”框架,甚至派军舰进入台湾海峡把对中国公司的事体拖入“国防或战争”框架,转移美国人的视线。很多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做法,是因为媒体的长期反华宣传,有的美国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没有法制,所以没有必要对华为讲法制,这是在美国国内法的框架看华为的贸易行为。华为是在民营企业的框架内自我定位,现在被美国国家力量制裁,当然觉得委屈,只有爱心才能解决问题。
Tesla抱怨媒体对电动汽车的缺陷揪住不放,因为Tesla一年自燃事件只有50起,而燃油汽车自燃事件每年有8,000起以上,媒体却视而不见。媒体认为光是中国燃油汽车就有2.4亿辆,而全球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售共约8万辆,燃油汽车自燃概率远低于电动汽车,所以需要讨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Tesla在框架内强调的是事故发生次数,而媒体在框架内强调的是自燃概率,双方都属于同一性质事件在特定框架内的不同解释而已。
在框架内强调低温乙醚萃取青蒿素的效率与诺贝尔奖的政治意义,可以给屠吆吆中国科技最高奖。如果在框架内强调“古代阴阳生克理论”发现了青蒿草的抗疟性,在框架内强调屠吆吆既没有科学理论的凝练,又无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没有人会在泡药酒时加热处理,乙醚加热会爆炸,只有傻子才会对乙醚溶液加热,所以“低温乙醚泡药酒”是个人人都想得出的鬼主意,下结论青蒿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发明也合乎逻辑。
《框架效应》通常是非理性的,在框架中每个人都有偏见并被语言描述拖进更大的偏见之中。两个困境中的两个选项的数学发生概率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描述上用了不同的方式:拯救生命与失去生命。实际上,当对后果的描述是损失而不是收益的时候,框架中的人们有可能会选择更糟糕的决策。在牛市时,总有那么一两支股票被恶意炒作,利用股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拉动股市疯狂上涨。股民总是依据描述,坚信在牛市进场自己包赚不赔,个别股票被恶意炒高的情况在“框架”内不可避免地发生。强调过去10年某支股票平均收益率为10%,而故意忽略通货膨胀率为8%,只能推高股价,最后导致股市崩盘。框架里面的因果偏好,导致市场放大效应,必然引起庞氏骗局。
有的政治领导人就擅长利用《框架效应》蛊惑选民,他们的经济政策总是谈论就业率,从不说失业率。就业率意味着政绩,失业率意味着经济政策的失败,这是领导人政治手腕的“高明”之处。有个事实,《框架效应》中的偏见通常不适应于第二语言的人,能把中国人骗得团团转的骗局,老外一看就是假的。对于美国政党把美国人哄得晕乎乎的招数,中国人却常常无动于衷。
所以,在政府里面安排几个老外或者官方语言为第二语言的人作为参谋其实是个避免腐败与诈骗的好主意,这是研究《框架效应》的正面意义。
Reference
[1]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903/66368/26396.html
[2]http://news.dwnews.com/global/news/2019-05-28/6013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