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托卡尔丘克作品的文学价值,2018诺贝尔文学奖有感
小河沟,2020-09-25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写给看得懂的人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欧洲的小国家都没有中国那样的官修历史书,欧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基督徒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转投基督教的案例。托卡尔丘克在《雅各书》中讲述的天主教徒迫害犹太教徒的事体,在18世纪的欧洲是个普遍现象。中国有《二十四史》,中国人的老祖宗干的坏事都记录在《二十四史》里面,中国人见怪不怪。波兰被灭国123年,波兰没有中国那样官修历史传统,一旦有人写点国家历史上的黑暗面,就可能被民族主义者打上“卖国贼”的标签,那可以理解。
历史告诉我们,骗诺贝尔文学奖的窍门就是:必须清楚瑞典人从来不关心所谓文学价值,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一定要给瑞典人提供不利于自己母国的证据,一定要暴露外国人不知道的自己母国的黑暗面,让人类讨厌自己的母国。嵇伟曾讲,“莫言有点蔫坏,那过于血淋淋、活生生的暴力描写,比如生剥人皮等,却时常让我做噩梦,还曾从梦中哭醒过。”[8]就象《红高粱》讲的:“俺爹往酒坛子里撒了一泡尿,这样酿造出来的酒,你只耍喝了之后那你见了皇上就不用磕头。”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外国人读了《红高粱》就有个错觉:中国人不讲卫生,中国人的酒都是用尿酿的,《红高粱》就是证据。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用这种思路去创作,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会大增。一句话,象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样,发明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本作品把自己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一遍,要骂出新花样,那就可能得到诺奖提名。当然,搞文学的骗子实在太多了,要想最后成功骗到诺奖,还需要使用一点“田忌赛马”的技巧才行。
笔者读了托卡尔丘克的作品《雅各书》,没有觉得那是不朽之作。笔者只有一个感觉:波兰人迫害犹太人,波兰人就是坏,那应该是托卡尔丘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托卡尔丘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她马上就被波兰人奉为人类文学巨匠,与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相提并论。瑞典人肯定偷着乐,波兰人竟然把一个“抹黑”自己祖国的人供奉起来,那就是金钱的魔力。笔者一般不给年轻人推荐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通常负面的东西太多,缺乏社会阅历的年轻人读了收获不大,甚至有副作用。
历史上,蒙古骑兵曾在西里西亚大败波兰军队、重装日耳曼与天主教条顿骑士团,蒙古骑兵在奥地利打得波德联军几乎全军覆没,西里西亚的土著早就被战争杀光了。(来源:维基百科)所以,在苏联人眼里,西里西亚的德国人也是从外面迁移进来的,既然大家都是移民,为什么不可以把波兰人迁移到德国的土地西里西亚去居住?据俄罗斯公开的信息,2021年俄军将列装32艘军舰,其中包括1艘636.3级“华沙女人”常规潜艇。[6]俄罗斯公开以“华沙女人”命名潜艇级别,可以看出波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融洽。波兰让美国驻军牵制俄罗斯,就可以理解了。
波兰的地理位置有点象以色列、阿富汗、韩国,是个“四战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波兰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那注定波兰是一个富裕的国家。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开始了战争,导致波兰从此进入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1772—1795年,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从此被灭国123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独立,让波兰终于复国了。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吞并了波兰,接着又被苏联占领,直到二战后,波兰在苏联占领军的支持下第二次复国。波兰不得不把寇松线以东的土地让给苏联,并在苏联的支持下向西推进到德奥尼斯河。波兰二战后损失了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家版图不得不向西移动了200公里。二战结束时,斯大林采用的是种族迁移政策,波兰东边的土地划给苏联,德国东边的土地归波兰,波兰东边的居民被连哄带骗迁移到德国的土地上,因为苏联人告诉波兰人德国的土地无人管。波兰人搬到德国的土地上,心里非常想念东方的土地。苏联解体后,北约急不可耐地东扩就很好理解了。波兰德奥河畔居民以前是德国人,历来瞧不上波兰人,突然被向西迁走后,又发现自己很想念过去的故土。西里西亚的居民搞不清楚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归属才有《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简称《房子》)里面那种迷茫的感觉,我到底是谁?他们只好对西里西亚更有归属感,就可以理解了。同样的道理,有的香港人当过一段时间的大英帝国殖民地臣民,就瞧不上中国内地人,但又不被英国白人接受,那种心情与西里西亚居民很相似。
托卡尔丘克在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描绘的下西里西亚就分属波兰、捷克与德国。由于波兰被灭国123年之久,西里西亚的居民对波兰这个国家本就没有多少概念,德国与捷克比波兰富有,欧洲人多现实,且嫌贫爱富,德国人歧视波兰人,波兰人歧视俄国人。这种观点可以在《房子》中得到证实,孩子们聚集在教堂门口,盼望得到德国游客的糖果。据报道,二战时期,日军经常给中国小孩发糖果,日军发放的糖果中含有炭疽,是一种致命的毒药。[2]糖衣炮弹由此命名。
德国人怀念故土,一直在想方设法把西里西亚的土地拿回来,德国人应该是经常怀揣糖果去西里西亚旅游,给小孩派发糖果目的是收买人心。作者故意强调波兰物质生活困乏,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除了醋和芥末什么也买不到;偶然遇到出售食用油,便纷纷排队抢购。暗示苏联给波兰带来的只会是贫穷与迷茫,瓦文萨领导的团结工会在1989年促使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权倒台,应该波兰人厌恶苏联的结果。
看托卡尔丘克的描写很明显带有鲁迅《药》的味道,《房子》把波兰人的生活茫然、随波逐流、愚昧荒诞绘声绘色地记录下来:“迁徙是在半哄骗半强迫中进行的,大批波兰人把自己辽阔的田地撂在了东部,长途跋涉,颠沛流离两个月之久,受尽了艰辛和苦难,来到一个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地方——“此处无人主管:没有任何国家,政府刚刚是他们自己梦想中的事,但它却在一天夜里突然出现在小城镇的月台上,在那里命令他们下车。政府是个足登军官长筒皮靴的男子,所有的人都管他叫‘长官’。”这位长官嘴上叼着香烟,给新移民胡乱指派住房。迁徙来的波兰人最初感到的是茫然和悲惧,黑暗中听到一块玻璃落地的响声,大家都打了个哆嗦,而妇女们则抓紧了自己的胸口。继而又表现出盲目的欢乐,每天像过节一般[3]。”象不象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写法?只要把鲁迅、加缪、马尔克斯的写法换一个国家,讽刺自己的祖国,也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从这一角度,很多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本质上是模仿甚至是抄袭之作。
实际上,瑞典人借用的是中国古人的做法,楚汉相争于垓下,刘邦命汉军在楚军四面唱楚歌,吓唬项羽悲观自杀。
《路得记》为什么是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路得记》表达的在苦难中快乐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是犹太人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美国人就是用基督教的乐观主义精神迷惑中国领导人,打败苏联,赢得冷战的,美国人当然怕敌人也用乐观主义精神反过来对付自己,所以,诺贝尔文学奖奖给外国悲观主义文学作品,培养外国人的悲观厌世情绪,让外国人自己讨厌自己,崇拜美国就可以理解了。
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类似其他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其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果要举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加缪的《局外人》、高行健的《灵山》、莫言的《丰乳肥臀》、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些人的作品都把自己的祖国家乡写得灰蒙蒙,没有朝气。讲得通俗点,就是这些所谓文学作品读了让人感觉“晦气”,你们国家的人民活着有个什么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困难,提出问题很重要,但如何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更重要。这些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缺乏一种宝贵的要素,在苦难中锲而不舍快乐地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而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在困难面前乐观向上的素质,从这一角度,很多诺奖文学作品制造的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负面影响。
李白的诗伟大是因为李白是个乐观的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伟大也在于他的乐观,“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苏东坡58岁被贬到惠州,61岁被贬海南,他非常乐观地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报道先生春睡美”,终于64岁从海南岛回到大陆。《诗经·小雅·采薇》为什么伟大?王夫之的评价最中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识份子看文化大革命多是看到苦难,而劳动人民看文革却以苦为乐,两者思想境界完全不同。在苦难中的乐观主义是最重要的文学元素之一,用苦难来衬托人文精神的高贵是个提高文学作品档次的窍门。这也类似共产党提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快乐地生活,乐观主义是一种在心理上战胜那些故意制造困难的人的有效思想武器。[7]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所谓“伤痕文学”就是在中国民间制造悲观情绪,最后误导邓小平厌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摸石头过河”搞所谓改革开放,“伤痕文学”是导致“六四”动乱的祸首之一。
读了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个人感觉波兰人生活没有朝气,缺乏理想,得过且过,比如,“波兰人对留在东部的一切的记忆,压倒了对在西部遇到的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思念那片辽阔的土地,常常喝得醉醺醺。”托卡尔丘克迎奉德国人的味道很明显,给德国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波兰人有个坏习惯,好酗酒。《房子》给人一种波兰人生活灰蒙蒙的感觉,《房子》里面的波兰人搞科研很容易异想天开,走上机械唯心主义的道路。一个外国年轻人读了这些文字,不自觉会鄙视波兰人。
从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几个有关波兰黑幕的事实。波兰历史上的基督徒曾经大规模迫害过犹太人,那是一种公开的多数人迫害少数人的黑历史。波兰人在二战期间,追随纳粹,助纣为虐,修集中营迫害犹太人。波兰国内右翼份子猖獗,容不得半点批评。波兰人嫌平爱富,歧视俄国人,爱慕西方的富裕等等。那就是文学的价值吗?
《圣经·雅各书》是使徒信函里面有争议的一封书信,《雅各书》经常被误解,《雅各书,4:11》明确要求基督徒不要公开批评基督徒,《歌林多前书,6:1》甚至要求基督徒发现主内的弟兄做了坏事,不能在异教徒面前批评基督徒。希特勒在欧洲公开迫害犹太人,欧洲的大多数基督徒都保持沉默,就是因为希特勒拿着《雅各书》以上帝的名义迷惑其他基督徒,不要多管闲事。《雅各书》经常误导基督徒群体一起干坏事,美军在朝鲜、越南枪杀平民,在日本、台湾强奸妇女,在阿富汗、伊拉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随军牧师拿着《雅各书》误导别人不干涉美军干的好事。所以,马丁·路德曾批判《雅各书》是毒草。《雅各书》是使徒雅各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写成的,《雅各书》的“不可批评基督徒”的教义有前提的,在基督徒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公开批评基督徒”会给其他基督徒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基督徒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不应该公开批评其他基督徒。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是“爱你的敌人”,在安全的前提下,公开批评自己主内的弟兄的错误是可以接受的。
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指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2010年1月27日是面积最大、罪恶最为深重的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65周年的纪念日。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词指出,大屠杀的幸存者所传递的精神、启示和教训必须保存下去。世人不仅要为此建立纪念碑和开展教育,更要不遗余力地防止种族灭绝[5]。
托卡尔丘克写作《雅各书》的时间应该是2010-2014年之间,时间是个关键性因素。托卡尔丘克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她当然精通心理学,如果托卡尔丘克1987年创作了《雅各书》,那托卡尔丘克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托卡尔丘克2010年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5周年写成《雅各书》,那她可能是带有政治任务来写作的。
《雅各书》讲了一个历史上,欧洲各地一直都在发生的,基督徒迫害犹太人,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改变信仰成为天主教徒的故事。其实,那是一段人人都知道的欧洲基督徒的黑历史。
为了让《雅各书》畅销,有可能出版商伪造了右翼份子对托卡尔丘克进行人生攻击与死亡威胁,博得同情赢得社会舆论支持,因为媒体没有给出任何波兰警方立案的证据,右翼分子对托卡尔丘克进行过死亡威胁,没有任何人因此受到指控。
《雅各书》出版后,托卡尔丘克接受电视采访时指出:“波兰这段历史曾被形容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对少数民族压迫的历史,可实际上波兰人曾作为多数民族压迫过少数民族,曾有过农奴制,也曾屠杀过犹太人。”她一下子激怒了波兰的爱国者,尤其是右翼民族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看来,波兰的国家形象是神圣的,波兰怎么可能压迫少族民族,又怎么会像希特勒一样屠杀犹太人?右翼民族主义者无法接受,他们觉得托卡尔丘克在侮辱祖国!波兰文学女王顷刻间成为“全民公敌”,许多尊敬她的人,加入到唾骂她的行列。甚至有激进的反对者,要求托卡尔丘克道歉、修改《雅各书》,否则就对她发出死亡警告。但托卡尔丘克是个倔脾气,她不道歉,且坚持立场,在她看来,波兰的历史不应该只有“英雄”和“被压迫者”这两种叙述,波兰的历史也不该被极简化的爱国主义叙述所笼罩,历史就是历史,它有光彩的和不光彩的,有光荣与梦想,也有恐惧和灰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立场,这些所有加起来的总和才是历史,才是当代人要直面的东西。托卡尔丘克不认为这是叛国之举,在她眼中,这是尊重历史的方式,也是一位文学家可以承担的责任。[3](米琴:《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的<雅各书>引起的风波和思考》)
波兰有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尽管那是纳粹建造的。从逻辑上讲,没有波兰本地人的配合,纳粹不可能捕获那么多犹太人,二战期间,多数波兰的天主教徒应该是反犹太人的。《雅各书》中描写的波兰天主教徒迫害犹太人,强迫犹太人信奉基督教的事情应该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到:托卡尔丘克写的波兰排犹黑历史,其实是在拍美国犹太人的马屁而已,为美国犹太人控制欧洲制造社会舆论支持。2020年迪士尼推出的电影《花木兰》,有的批评者认为《花木兰》拍中国马屁痕迹太重了。笔者读了《雅各书》就有个感觉:托卡尔丘克的《雅各书》出版时间不对,《雅各书》拍美国犹太富翁马屁的痕迹太重了。
欧洲人非常现实,美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国控制了欧洲,由于犹太人控制了美国的金融,犹太人反过来控制了欧洲。以色列直到今天还在全球悬赏缉拿纳粹余孽,波兰可能是东欧最亲美的国家,在波兰说俄国坏话赞美美国才是政治正确,反正,笔者是不相信波兰的右翼份子敢在2014年公开反犹太人,因为不合逻辑。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重要使命,颠覆中国人的思想。树立托卡尔丘克这个榜样,让中国的年轻人模仿她用文学去抹黑自己的祖国与文化,为白人干涉中国内政提供社会舆论支持。抹黑自己的历史就会变得愚蠢,不停地犯历史错误,白人征服中国的成本会低一些。
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与2019年的文学奖一起颁发的,Peter的文学奖可以掩护托卡尔丘克的文学奖,以迷惑人类。瑞典人的策略应该是先悄悄给托卡尔丘克一个文学奖,暗示其他小国家,先不要声张,今年的文学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下一步把文学奖授予一个反华作家,然后替自己辩护,授予反华作家文学奖是国际惯例,把中国人的嘴封上再说。历史上,我们联手这样骗中国人骗了一百多年了。
2019年中国作家残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排第三,赌场是最大受益者。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受益者是赌场老板,而非文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可以为美军在波兰驻军提供社会舆论支持,为美军找到一个好的借口以后向波兰政府讨要分摊的军费,所以,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受益者是美军,而非文学。
中国人不要低估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很早就认识到:《雅各书》那样的文学作品产生的副作用相当大,那就是中国历朝历代都制定禁书政策的原因。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曾被写进中国普通中学初三《语文》教材,笔者14岁那年第一次读了《竞选州长》,当时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人喜欢选举作弊。笔者从小就不相信美国人搞的东西,那与美国人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潜移默化密不可分,美国人连选举都敢公开作弊,还有什么是真的?其实,中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其实是抄袭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的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三戒·黔之驴》开篇第一句就是:“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竞选州长》开篇也是开门见山:“几个月以前,我被提名为独立党的纽约州州长候选人“,文学的写作手法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没有必要花巨资到国外学习所谓文学写作手法,中国老祖宗的文学写作手法才是所谓西方文学大师模仿的对象。
笔者第一次读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英文版是15岁高一时期,医生曼奈特被侯爵兄弟强迫出诊,他看到一对姐弟气绝的惨状,弟弟在临死前将侯爵兄弟二人对自己家族的迫害告诉了医生。狄更斯《双城记》的这段描写曾被写进中国八十年代普通中学高三《英语》课本,笔者有自学习惯,高一就通读高三的课程。笔者15岁就对法国贵族迫害贫民的黑历史印象很深,笔者的同龄人中很多人喜欢伦敦和平的生活,却对法国巴黎动荡的生活有很深误解,狄更斯的《双城记》误导了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鄙视法国,羡慕英国,那就是文学的作用。狄更斯只是把曼奈特医生见到的东西描述下来,实际上,曼奈特医生听到的只是一面之词而已,文学的power就在于可以随意颠倒黑白。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很难让人不厌恶拉美人的愚昧、孤独、贪婪与谋杀。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让年轻人感觉法国人吝啬、自私、愚蠢。读了契科夫的《变色龙》感觉俄国官员圆滑世故,不可信任。外国人看了莫言的《红高粱》,感觉中国人喜欢苟且、野合、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这些所谓世界名著本质上是披着文学的外衣抹黑别人的宣传品而已。
那,就是文学的价值吗?
对于文学作品的偏好,笔者还是属于传统的那一类读者,笔者坚信:文学作品首先要让读者得到益处,即读者从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什么好处,才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让年轻人讨厌别人,那至少还配不上“伟大”二字。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类已经很难再写出《以斯帖记》、《牛虻》、《简爱》、《热爱生命》、《太阳照样升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那样催人向上的好作品了。
一句话,爱心最重要。
Reference
[1]http://blog.dwnews.com/
[2]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10/10/634593.html
[3]http://dy.163.com/article/FAT2AE9Q0521U288.html
[4]https://k.sina.cn/article_6447232483_18048f5e300100h6z3.html
[5]https://www.un.org/chinese/holocaustremembrance/2010/
[6]https://blog.dwnews.com/post-1404926.html
[7]https://www.vanforum.org/25105304753583436125235722599123398228702031632773199822031621697
[8]https://www.6parkbbs.com/index.php?app=index&act=view&cid=2502868
2021年1月10日第二次修改
小河沟,2020-09-25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写给看得懂的人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欧洲的小国家都没有中国那样的官修历史书,欧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基督徒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转投基督教的案例。托卡尔丘克在《雅各书》中讲述的天主教徒迫害犹太教徒的事体,在18世纪的欧洲是个普遍现象。中国有《二十四史》,中国人的老祖宗干的坏事都记录在《二十四史》里面,中国人见怪不怪。波兰被灭国123年,波兰没有中国那样官修历史传统,一旦有人写点国家历史上的黑暗面,就可能被民族主义者打上“卖国贼”的标签,那可以理解。
历史告诉我们,骗诺贝尔文学奖的窍门就是:必须清楚瑞典人从来不关心所谓文学价值,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一定要给瑞典人提供不利于自己母国的证据,一定要暴露外国人不知道的自己母国的黑暗面,让人类讨厌自己的母国。嵇伟曾讲,“莫言有点蔫坏,那过于血淋淋、活生生的暴力描写,比如生剥人皮等,却时常让我做噩梦,还曾从梦中哭醒过。”[8]就象《红高粱》讲的:“俺爹往酒坛子里撒了一泡尿,这样酿造出来的酒,你只耍喝了之后那你见了皇上就不用磕头。”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外国人读了《红高粱》就有个错觉:中国人不讲卫生,中国人的酒都是用尿酿的,《红高粱》就是证据。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用这种思路去创作,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会大增。一句话,象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样,发明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本作品把自己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一遍,要骂出新花样,那就可能得到诺奖提名。当然,搞文学的骗子实在太多了,要想最后成功骗到诺奖,还需要使用一点“田忌赛马”的技巧才行。
笔者读了托卡尔丘克的作品《雅各书》,没有觉得那是不朽之作。笔者只有一个感觉:波兰人迫害犹太人,波兰人就是坏,那应该是托卡尔丘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托卡尔丘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她马上就被波兰人奉为人类文学巨匠,与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相提并论。瑞典人肯定偷着乐,波兰人竟然把一个“抹黑”自己祖国的人供奉起来,那就是金钱的魔力。笔者一般不给年轻人推荐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通常负面的东西太多,缺乏社会阅历的年轻人读了收获不大,甚至有副作用。
历史上,蒙古骑兵曾在西里西亚大败波兰军队、重装日耳曼与天主教条顿骑士团,蒙古骑兵在奥地利打得波德联军几乎全军覆没,西里西亚的土著早就被战争杀光了。(来源:维基百科)所以,在苏联人眼里,西里西亚的德国人也是从外面迁移进来的,既然大家都是移民,为什么不可以把波兰人迁移到德国的土地西里西亚去居住?据俄罗斯公开的信息,2021年俄军将列装32艘军舰,其中包括1艘636.3级“华沙女人”常规潜艇。[6]俄罗斯公开以“华沙女人”命名潜艇级别,可以看出波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融洽。波兰让美国驻军牵制俄罗斯,就可以理解了。
波兰的地理位置有点象以色列、阿富汗、韩国,是个“四战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波兰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那注定波兰是一个富裕的国家。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开始了战争,导致波兰从此进入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1772—1795年,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从此被灭国123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独立,让波兰终于复国了。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吞并了波兰,接着又被苏联占领,直到二战后,波兰在苏联占领军的支持下第二次复国。波兰不得不把寇松线以东的土地让给苏联,并在苏联的支持下向西推进到德奥尼斯河。波兰二战后损失了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家版图不得不向西移动了200公里。二战结束时,斯大林采用的是种族迁移政策,波兰东边的土地划给苏联,德国东边的土地归波兰,波兰东边的居民被连哄带骗迁移到德国的土地上,因为苏联人告诉波兰人德国的土地无人管。波兰人搬到德国的土地上,心里非常想念东方的土地。苏联解体后,北约急不可耐地东扩就很好理解了。波兰德奥河畔居民以前是德国人,历来瞧不上波兰人,突然被向西迁走后,又发现自己很想念过去的故土。西里西亚的居民搞不清楚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归属才有《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简称《房子》)里面那种迷茫的感觉,我到底是谁?他们只好对西里西亚更有归属感,就可以理解了。同样的道理,有的香港人当过一段时间的大英帝国殖民地臣民,就瞧不上中国内地人,但又不被英国白人接受,那种心情与西里西亚居民很相似。
托卡尔丘克在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描绘的下西里西亚就分属波兰、捷克与德国。由于波兰被灭国123年之久,西里西亚的居民对波兰这个国家本就没有多少概念,德国与捷克比波兰富有,欧洲人多现实,且嫌贫爱富,德国人歧视波兰人,波兰人歧视俄国人。这种观点可以在《房子》中得到证实,孩子们聚集在教堂门口,盼望得到德国游客的糖果。据报道,二战时期,日军经常给中国小孩发糖果,日军发放的糖果中含有炭疽,是一种致命的毒药。[2]糖衣炮弹由此命名。
德国人怀念故土,一直在想方设法把西里西亚的土地拿回来,德国人应该是经常怀揣糖果去西里西亚旅游,给小孩派发糖果目的是收买人心。作者故意强调波兰物质生活困乏,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除了醋和芥末什么也买不到;偶然遇到出售食用油,便纷纷排队抢购。暗示苏联给波兰带来的只会是贫穷与迷茫,瓦文萨领导的团结工会在1989年促使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权倒台,应该波兰人厌恶苏联的结果。
看托卡尔丘克的描写很明显带有鲁迅《药》的味道,《房子》把波兰人的生活茫然、随波逐流、愚昧荒诞绘声绘色地记录下来:“迁徙是在半哄骗半强迫中进行的,大批波兰人把自己辽阔的田地撂在了东部,长途跋涉,颠沛流离两个月之久,受尽了艰辛和苦难,来到一个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地方——“此处无人主管:没有任何国家,政府刚刚是他们自己梦想中的事,但它却在一天夜里突然出现在小城镇的月台上,在那里命令他们下车。政府是个足登军官长筒皮靴的男子,所有的人都管他叫‘长官’。”这位长官嘴上叼着香烟,给新移民胡乱指派住房。迁徙来的波兰人最初感到的是茫然和悲惧,黑暗中听到一块玻璃落地的响声,大家都打了个哆嗦,而妇女们则抓紧了自己的胸口。继而又表现出盲目的欢乐,每天像过节一般[3]。”象不象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写法?只要把鲁迅、加缪、马尔克斯的写法换一个国家,讽刺自己的祖国,也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从这一角度,很多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本质上是模仿甚至是抄袭之作。
实际上,瑞典人借用的是中国古人的做法,楚汉相争于垓下,刘邦命汉军在楚军四面唱楚歌,吓唬项羽悲观自杀。
《路得记》为什么是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路得记》表达的在苦难中快乐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是犹太人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美国人就是用基督教的乐观主义精神迷惑中国领导人,打败苏联,赢得冷战的,美国人当然怕敌人也用乐观主义精神反过来对付自己,所以,诺贝尔文学奖奖给外国悲观主义文学作品,培养外国人的悲观厌世情绪,让外国人自己讨厌自己,崇拜美国就可以理解了。
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类似其他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其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果要举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加缪的《局外人》、高行健的《灵山》、莫言的《丰乳肥臀》、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些人的作品都把自己的祖国家乡写得灰蒙蒙,没有朝气。讲得通俗点,就是这些所谓文学作品读了让人感觉“晦气”,你们国家的人民活着有个什么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困难,提出问题很重要,但如何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更重要。这些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缺乏一种宝贵的要素,在苦难中锲而不舍快乐地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而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在困难面前乐观向上的素质,从这一角度,很多诺奖文学作品制造的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负面影响。
李白的诗伟大是因为李白是个乐观的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伟大也在于他的乐观,“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苏东坡58岁被贬到惠州,61岁被贬海南,他非常乐观地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报道先生春睡美”,终于64岁从海南岛回到大陆。《诗经·小雅·采薇》为什么伟大?王夫之的评价最中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识份子看文化大革命多是看到苦难,而劳动人民看文革却以苦为乐,两者思想境界完全不同。在苦难中的乐观主义是最重要的文学元素之一,用苦难来衬托人文精神的高贵是个提高文学作品档次的窍门。这也类似共产党提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快乐地生活,乐观主义是一种在心理上战胜那些故意制造困难的人的有效思想武器。[7]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所谓“伤痕文学”就是在中国民间制造悲观情绪,最后误导邓小平厌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摸石头过河”搞所谓改革开放,“伤痕文学”是导致“六四”动乱的祸首之一。
读了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个人感觉波兰人生活没有朝气,缺乏理想,得过且过,比如,“波兰人对留在东部的一切的记忆,压倒了对在西部遇到的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思念那片辽阔的土地,常常喝得醉醺醺。”托卡尔丘克迎奉德国人的味道很明显,给德国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波兰人有个坏习惯,好酗酒。《房子》给人一种波兰人生活灰蒙蒙的感觉,《房子》里面的波兰人搞科研很容易异想天开,走上机械唯心主义的道路。一个外国年轻人读了这些文字,不自觉会鄙视波兰人。
从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几个有关波兰黑幕的事实。波兰历史上的基督徒曾经大规模迫害过犹太人,那是一种公开的多数人迫害少数人的黑历史。波兰人在二战期间,追随纳粹,助纣为虐,修集中营迫害犹太人。波兰国内右翼份子猖獗,容不得半点批评。波兰人嫌平爱富,歧视俄国人,爱慕西方的富裕等等。那就是文学的价值吗?
《圣经·雅各书》是使徒信函里面有争议的一封书信,《雅各书》经常被误解,《雅各书,4:11》明确要求基督徒不要公开批评基督徒,《歌林多前书,6:1》甚至要求基督徒发现主内的弟兄做了坏事,不能在异教徒面前批评基督徒。希特勒在欧洲公开迫害犹太人,欧洲的大多数基督徒都保持沉默,就是因为希特勒拿着《雅各书》以上帝的名义迷惑其他基督徒,不要多管闲事。《雅各书》经常误导基督徒群体一起干坏事,美军在朝鲜、越南枪杀平民,在日本、台湾强奸妇女,在阿富汗、伊拉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随军牧师拿着《雅各书》误导别人不干涉美军干的好事。所以,马丁·路德曾批判《雅各书》是毒草。《雅各书》是使徒雅各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写成的,《雅各书》的“不可批评基督徒”的教义有前提的,在基督徒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公开批评基督徒”会给其他基督徒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基督徒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不应该公开批评其他基督徒。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是“爱你的敌人”,在安全的前提下,公开批评自己主内的弟兄的错误是可以接受的。
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指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2010年1月27日是面积最大、罪恶最为深重的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65周年的纪念日。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词指出,大屠杀的幸存者所传递的精神、启示和教训必须保存下去。世人不仅要为此建立纪念碑和开展教育,更要不遗余力地防止种族灭绝[5]。
托卡尔丘克写作《雅各书》的时间应该是2010-2014年之间,时间是个关键性因素。托卡尔丘克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她当然精通心理学,如果托卡尔丘克1987年创作了《雅各书》,那托卡尔丘克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托卡尔丘克2010年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5周年写成《雅各书》,那她可能是带有政治任务来写作的。
《雅各书》讲了一个历史上,欧洲各地一直都在发生的,基督徒迫害犹太人,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改变信仰成为天主教徒的故事。其实,那是一段人人都知道的欧洲基督徒的黑历史。
为了让《雅各书》畅销,有可能出版商伪造了右翼份子对托卡尔丘克进行人生攻击与死亡威胁,博得同情赢得社会舆论支持,因为媒体没有给出任何波兰警方立案的证据,右翼分子对托卡尔丘克进行过死亡威胁,没有任何人因此受到指控。
《雅各书》出版后,托卡尔丘克接受电视采访时指出:“波兰这段历史曾被形容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对少数民族压迫的历史,可实际上波兰人曾作为多数民族压迫过少数民族,曾有过农奴制,也曾屠杀过犹太人。”她一下子激怒了波兰的爱国者,尤其是右翼民族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看来,波兰的国家形象是神圣的,波兰怎么可能压迫少族民族,又怎么会像希特勒一样屠杀犹太人?右翼民族主义者无法接受,他们觉得托卡尔丘克在侮辱祖国!波兰文学女王顷刻间成为“全民公敌”,许多尊敬她的人,加入到唾骂她的行列。甚至有激进的反对者,要求托卡尔丘克道歉、修改《雅各书》,否则就对她发出死亡警告。但托卡尔丘克是个倔脾气,她不道歉,且坚持立场,在她看来,波兰的历史不应该只有“英雄”和“被压迫者”这两种叙述,波兰的历史也不该被极简化的爱国主义叙述所笼罩,历史就是历史,它有光彩的和不光彩的,有光荣与梦想,也有恐惧和灰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立场,这些所有加起来的总和才是历史,才是当代人要直面的东西。托卡尔丘克不认为这是叛国之举,在她眼中,这是尊重历史的方式,也是一位文学家可以承担的责任。[3](米琴:《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的<雅各书>引起的风波和思考》)
波兰有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尽管那是纳粹建造的。从逻辑上讲,没有波兰本地人的配合,纳粹不可能捕获那么多犹太人,二战期间,多数波兰的天主教徒应该是反犹太人的。《雅各书》中描写的波兰天主教徒迫害犹太人,强迫犹太人信奉基督教的事情应该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到:托卡尔丘克写的波兰排犹黑历史,其实是在拍美国犹太人的马屁而已,为美国犹太人控制欧洲制造社会舆论支持。2020年迪士尼推出的电影《花木兰》,有的批评者认为《花木兰》拍中国马屁痕迹太重了。笔者读了《雅各书》就有个感觉:托卡尔丘克的《雅各书》出版时间不对,《雅各书》拍美国犹太富翁马屁的痕迹太重了。
欧洲人非常现实,美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国控制了欧洲,由于犹太人控制了美国的金融,犹太人反过来控制了欧洲。以色列直到今天还在全球悬赏缉拿纳粹余孽,波兰可能是东欧最亲美的国家,在波兰说俄国坏话赞美美国才是政治正确,反正,笔者是不相信波兰的右翼份子敢在2014年公开反犹太人,因为不合逻辑。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重要使命,颠覆中国人的思想。树立托卡尔丘克这个榜样,让中国的年轻人模仿她用文学去抹黑自己的祖国与文化,为白人干涉中国内政提供社会舆论支持。抹黑自己的历史就会变得愚蠢,不停地犯历史错误,白人征服中国的成本会低一些。
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与2019年的文学奖一起颁发的,Peter的文学奖可以掩护托卡尔丘克的文学奖,以迷惑人类。瑞典人的策略应该是先悄悄给托卡尔丘克一个文学奖,暗示其他小国家,先不要声张,今年的文学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下一步把文学奖授予一个反华作家,然后替自己辩护,授予反华作家文学奖是国际惯例,把中国人的嘴封上再说。历史上,我们联手这样骗中国人骗了一百多年了。
2019年中国作家残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排第三,赌场是最大受益者。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受益者是赌场老板,而非文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可以为美军在波兰驻军提供社会舆论支持,为美军找到一个好的借口以后向波兰政府讨要分摊的军费,所以,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受益者是美军,而非文学。
中国人不要低估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很早就认识到:《雅各书》那样的文学作品产生的副作用相当大,那就是中国历朝历代都制定禁书政策的原因。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曾被写进中国普通中学初三《语文》教材,笔者14岁那年第一次读了《竞选州长》,当时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人喜欢选举作弊。笔者从小就不相信美国人搞的东西,那与美国人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潜移默化密不可分,美国人连选举都敢公开作弊,还有什么是真的?其实,中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其实是抄袭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的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三戒·黔之驴》开篇第一句就是:“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竞选州长》开篇也是开门见山:“几个月以前,我被提名为独立党的纽约州州长候选人“,文学的写作手法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没有必要花巨资到国外学习所谓文学写作手法,中国老祖宗的文学写作手法才是所谓西方文学大师模仿的对象。
笔者第一次读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英文版是15岁高一时期,医生曼奈特被侯爵兄弟强迫出诊,他看到一对姐弟气绝的惨状,弟弟在临死前将侯爵兄弟二人对自己家族的迫害告诉了医生。狄更斯《双城记》的这段描写曾被写进中国八十年代普通中学高三《英语》课本,笔者有自学习惯,高一就通读高三的课程。笔者15岁就对法国贵族迫害贫民的黑历史印象很深,笔者的同龄人中很多人喜欢伦敦和平的生活,却对法国巴黎动荡的生活有很深误解,狄更斯的《双城记》误导了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鄙视法国,羡慕英国,那就是文学的作用。狄更斯只是把曼奈特医生见到的东西描述下来,实际上,曼奈特医生听到的只是一面之词而已,文学的power就在于可以随意颠倒黑白。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很难让人不厌恶拉美人的愚昧、孤独、贪婪与谋杀。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让年轻人感觉法国人吝啬、自私、愚蠢。读了契科夫的《变色龙》感觉俄国官员圆滑世故,不可信任。外国人看了莫言的《红高粱》,感觉中国人喜欢苟且、野合、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这些所谓世界名著本质上是披着文学的外衣抹黑别人的宣传品而已。
那,就是文学的价值吗?
对于文学作品的偏好,笔者还是属于传统的那一类读者,笔者坚信:文学作品首先要让读者得到益处,即读者从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什么好处,才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让年轻人讨厌别人,那至少还配不上“伟大”二字。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类已经很难再写出《以斯帖记》、《牛虻》、《简爱》、《热爱生命》、《太阳照样升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那样催人向上的好作品了。
一句话,爱心最重要。
Reference
[1]http://blog.dwnews.com/
[2]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10/10/634593.html
[3]http://dy.163.com/article/FAT2AE9Q0521U288.html
[4]https://k.sina.cn/article_6447232483_18048f5e300100h6z3.html
[5]https://www.un.org/chinese/holocaustremembrance/2010/
[6]https://blog.dwnews.com/post-1404926.html
[7]https://www.vanforum.org/25105304753583436125235722599123398228702031632773199822031621697
[8]https://www.6parkbbs.com/index.php?app=index&act=view&cid=2502868
2021年1月10日第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