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
李革胜, December 16, 2016
T教授是A大学材料系陶瓷研究组负责人,也是材料系研究生教育顾问。
那天清晨,系办公室助理Allison小姐把G同学在交大的成绩单放在T教授办公桌前。T教授长叹一声,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三天前,G同学硕士论文二次答辩顺利过关,T教授作为指导教授,被系主任S教授勒令闭嘴,完全成了个听众。G同学的论文答辩在提心吊胆,答非所问的过程中获得答辩委员会的全票通过。前天,G同学主动向工程师学会承认了成绩单作弊一事,并揭发T教授实验数据作弊的历史。昨天,神通广大的A大学校办就拿到G同学在交大的真实成绩单,今天一大早G同学的成绩单就放在T教授的桌面上,完全不给人准备时间。
硕士论文答辩前,T教授专门捎话G同学的小老板Q博士及G同学的交大同窗J博士去和G同学协商,要求G同学千万不要把陶瓷实验室的烂事说出去,博士学位,优秀博士论文,对他T教授来说小菜一碟。众所周知拿个洋博士回中国当个大学校长也是可能的事情,T教授跟他的中国学生学会的一招就是凡事留余地,君子要有成人之美,没想到G同学不是那么好收买的。很久以前,有人提醒过他,如果你看见G出现在附近,可能会有麻烦。G同学沟通能力超强,智商高,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仅用语言让人自觉愚蠢,自愧不如,从而轻松说服对手。终于让G同学找到致命武器了,学术不端是个普遍现象,学术腐败是全球性问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欧阳峰逆练《九阴真经》天下无敌,G同学把”学术不端”这个大杀器搬出来可以对付所有专业的学术大佬,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整个学术界将天翻地覆。
T教授想到这里深深叹了口气,他拿出绝招,祷告,My lord please forgive my sins,I commit my sins in front of you, please forgive me, prayers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这是T教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遇事祷告,祷告完再工作。
祷告完毕,T教授的内心平静下来,他放了根胡萝卜baby carrot在嘴里咀嚼,拿起G同学在交大的真实成绩单仔细审视起来。这是他生平头一回在他的研究生毕业后,再审查其本科成绩单,T教授考绩幽明是个内行,不然材料系不会让他当研究生教育顾问。对于中国学生,T教授非常了解。20年前,T教授从波兰移民加拿大。T教授的本科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完成的,当时马列主义在波兰大学里也是必修课,笃信基督教是他移民加拿大后的事,在波兰T教授是个马列主义理论高手,检查来自红色中国的学生成绩单,T教授有个他从不说出来的秘密,他擅长通过检查中国学生的马列课程即《政治》课成绩,看出其中端倪。
T教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并不信奉马列,他喜欢暗中仔细查看中国的学生的《政治》课成绩,仅仅因为《政治》课是唯一一门中国四年制本科生八个学期的必修课,唯一具有长效性可比性的课程。G们大一第一个term就有两门《政治》课《德育》G同学得了76分,《中国革命史》G同学得了60分,第二个term《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3分。T教授看到这里,他轻轻摇摇头,不应该这样啊。他与G同学三年朝夕相处,能通篇背诵《新约圣经》的学生,他这辈子只见过G同学一个人。中国的《政治》课程考试纯粹是比谁的记性好,他相信只要G同学愿意,G同学的《政治》分数应该是全班最高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男孩子调皮,老师故意打低分教训不听话的学生,这在中国是个普遍现象。没有证据,T教授不好妄下结论。
T教授打开中国地图,用直尺量了一下重庆与上海的距离,1,500公里,一个18岁的男孩人单势孤,刚到上海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是有可能的。T教授继续看下去,大二第一个term《马列原理》63分,第二个term《马列原理》77分。大三第一个term《法律基础》80分,第二个term《形势政策》88分。大四第一个term《形势与政策》86分,第二个term《形势与政策》85分,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政治》90分。《政治》课成绩越来越好应该是背功好最终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时,另外一个疑问在T教授的脑海浮现,交大的政治考题难度应该远高于中国其他院校的平均难度?
其次是物理学科共有7学期必修课,大一大二整整四个学期《普通物理》基础课56分,66分补考过关,第二学期90分。大二的《工程力学》85,大三第一个term学《量子力学》73分,《统计物理》85分,《弹性力学》73分,第二个term《固态物理》75分,《金属力学性能》76,《X射线衍射分析》73。大四只有第一个term有物理课程《半导体物理器件》71分,全国研究生《普通物理》入学统考成绩93分。
大一就补考《普通物理》,可仅仅过了三个月同一门课同一位的教授,G同学《普通物理》就考了九十分,真是奇怪。如果不是考题太容易,老师故意放水,就是G同学爆发力强,据T教授三年来的观察,应该属于后者,G同学后劲足,毕竟全国研究生统考是没法作弊的。一个疑窦在T教授心里升起:有可能G同学有意隐藏实力,故意让自己补考物理,再咸鱼翻身,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固态物理》考75分的本科生敢揭发在交大一言九鼎的诺奖获得者李政道学术不端,他有胆说诺奖获得者不懂《固体物理》,交大的教授们也太没眼光了。毕竟中村修二的小发明发光二极管都获得诺奖,著名的阿波罗登月那些超级突破却与诺奖失之交臂,莫非诺奖评审委员会是瞎子?
《电子显微技术》74分,G同学曾讲过一番话让T教授终身难忘,电镜上的刻度或标尺是根据电压高低计算出来的,并通过相应计数器实时反应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不是用直尺直接测量得到的。所以你看到的微米纳米本质是电镜电压电流的大小。如果微米与纳米在形貌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那么要小心了,有可能看到的是亚微米的虚像,而不是真实的纳米,因为虚像是可以重复的。
《X射线衍射》73,T教授摇摇头,如果G同学的真实成绩是73,按这个逻辑,那么上海交大大多数学生都有实力获得诺奖,他感觉G同学的X射线衍射技术比诺奖获得者沃森水平还高些,毕竟六十年来G同学是第一个证明双螺旋不是基本晶体结构,是不可能用X射线衍射测得的。蛋白质是无定型的,不具备长程有序的特征,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图谱是也是不规则,没有可重复性的波峰波谷。结晶态的蛋白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用少数结晶态蛋白质的特征去解释所有无定型蛋白遗传物质的活动。
T教授看到这里,他陷入沉思,G同学的成绩单第一印象,这是个典型的学生拼命挣扎,老师使劲打压,学生祸不单行的案例。本质上这是一份挫折教育的成绩单。难道交大的老师们不知道,北美大学研究生院招学生是要仔细查看本科成绩吗?给学生那么低的分数,学生们拿什么出国读研究生呢?中国的大学教授们为什么不愿意把最好的学生送出来读研究生呢?
当然,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别人移民北美是在做发财梦,G同学移民加拿大是为了成己成物,想方设法给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导师搞个诺贝尔奖提名?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T教授永远不会知道,这背后有个蚕绩蟹匡的原因。G同学在北京工作时,偶然陪同国务院总理接见一群刚回国的留学生,一个海归深情款款地回忆起他的留学岁月,多次强调他的外国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看到总理微笑着频频点头,这个海归似乎把所有的人都骗了。用一个小海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拖下水,关公面前耍大刀,“田忌赛马”玩到中国人面前了。G同学经过深入调查,粒子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样有问题,就是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在中国诺奖成果就是真理,后来发展到诺奖被提名者的成果也是真理。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很多中国人现在还在问二千年前罗马总督本丢比那多的问题:真理是什么呢?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G同学暗下决心到国外证明给大家看。
T教授回忆起,G同学进入他的实验室不久,在多伦多的加拿大全国陶瓷学会年会上,一个神秘人物跟他聊起中国非常古老的故事”田忌赛马”。材料系学生就业困难众所周知,如何解决就业率低的问题一直是T教授心头之痛。试想材料系100多个研究生十年后都在世界各地当教授,A大学材料系在全球学术界的地位就不容质疑。因为就业容易,生源就不是问题。如果能够把G同学关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理论具体在材料系用起来,那么解决A大学学生就业应该不是难题,就是A大学学生得诺贝尔奖,把A大学毕业学生送上加拿大总理宝座也是可能的。
正是这番谈话让T教授给材料系地球系的其他教授打招呼,把材料系的研究生分数都打高一个档次,单独给G同学低分,当然不能太低,万一哪天G同学又搞到钱了,还是给他留个读博的机会。再说G同学的实力众所周知,把他分数打得太低,别人也不会相信, 欲盖弥彰,搞不好自己最后下不了台。最好的办法是悄悄地把G同学的分数打得比其他同学稍严些,其他同学的分数再放放水,看上去每门课G同学都是运气不好,分数比别人稍稍低一点,不声不响地慢慢把G边缘化,G的同窗们也不知不觉地出类拔萃,旁边的人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这些猫腻,T教授是门儿清。这就是K博士抄袭G同学作业,分数比G同学还高的原因。
T教授一边嚼胡萝卜,一边给Allison打了个电话,请她把G同学的的交大同班同窗J博士的本科成绩单送来,他核对一下,T教授是研究生顾问,材料系授权他任何时间审核研究生申请资料,不管研究生在申请前或毕业后,他有授权了解具体情况。
A大学材料招国际研究生有个惯例,凡是从不太友好国家招来的研究生,如中国,伊朗,俄罗斯等,都是两个两个招进来,用奖学金利益指挥棒让两个知根知底的发小互相监督互相揭发,让卢刚与山林华两个中国人去狗咬狗。这样管理成本低些,不然一个陌生的外国学生,光是背景调查这一项工作量就大得惊人。
T教授身高180cm,如果不是黄头发蓝眼睛,他和G同学站在一起,别人还以为是哥俩。在T教授眼中G同学的交大同窗J同学具备典型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小个,对老外服首贴耳,对国人不屑一顾,脸上总是带着傻笑,对自己的导师盲从。T教授打开J同学的交大本科成绩单,他倒吸一口冷气,J同学四年本科各门功课都在九十分以上,比G同学高出一个档次。
实验技术课程大一第二学期《普通物理实验》及格,大二两个学期《电子电工实验》良与通过,大三第一个学期《金相实验》78分,大四第一学期《实验测试技术》52分,补考67分,第二学期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教学实习》,得分良。在宝钢《专业实习》,得分良。以及学士毕业设计论文,得分良上。
大二《物理化学》72.5,全国研究生统考却是97分,估计是全国最高分。嘿嘿,难怪G同学所在的材料班集体读研,交大也有骑虎难下的时候。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竟然用《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定律通过表面能定量分析,并熟练计算出丰田汽车厂的横向项目,球墨铸铁,铝硅铸造合金中硅球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原来《物理化学》中的熵还可以这么用,T教授知道自己碰上了《物化》高手。
数学大一两个学期《高等数学》84,78,大二两个学期《工程数学》82,81。数学成绩虽然大都在80分以上,但与J博士的90分数学成绩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众所周知G同学是材料系唯一懂《离散数学》与《近世数学》的研究生,难道J博士的数学水平比G同学还高,莫非J博士的导师系主任S教授看走了眼,埋没了人才?
《体育》四个term63,70,78,82分,体育成绩越来越好,看来G同学读了四年本科,把身体锻炼好了。
大一《算法语言》77分,众所周知,G同学是陶瓷实验室网管,他的计算机水平可以给材料系的教授讲课。通常A大学给一个本科生A+的成绩,表明该学生这门课的理解能力可以达到研究生的水平。连对计算机狗屁不通的J博士都得了90分,交大计算机当真是高手如云?
《英语》大一79,68, 大二,73,62(四级全国统考73),六级63.5。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上班第一天就告发小老板Q博士的英文博士论文是找枪手写的,并扬言如果Q的博士论文是自己写的,他给Q找北京大学英文教授的位置。长期以来,材料系的外国留学生的论文都是找枪手代写,因为英文不是母语,短短三年时间,能结结巴巴把自己的博士论文讲清楚就不错了,让外国留学生用英文写博士论文简直是赶鸭子上架,天方夜谭的事。材料系到目前为止只有G同学的硕士论文是自己写的,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多多少少都找了枪手润色。看来,上海交大的英语老师眼光有问题?毕竟,学好任何一门外语都需要成年累月的刻苦训练,天才是不可能一夜之间产生的。
大一《日语》86分,T教授觉得奇怪,G同学大一在补考《普通物理》的同时,他还有精力学日语?从这一点看出,G同学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这本应该是成绩优异的J同学做的事情。
大三《材料性能及测试》68分,那Q博士只能得38分,上班第一天,G同学就告发Q博士的涂层拉伸实验数据是伪造的,揣度精确让T教授自愧不如。
大三《金相实验》78分,大四《金相分析》课程才得64,T教授对G同学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形单影只一天到晚泡在金相实验室磨金相,对做好的金相样品反复抛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有整整一年时间,G同学天天泡在金相实验室制备金相样品,取样,切割,镶嵌,粗磨,精磨,抛光,腐蚀,显微镜拍照。
估计现在材料系也只有G同学那么懂行的金相分析专家。比如,G同学一个初来乍到的硕士生仅仅通过样品准备时间,金相分析技术,样品质量等间接证据断定伊朗同学M博士的金相照片是伪造的,后来材料系查证果然是M博士学术不端。G同学使用的方法闻所未闻,只有清晰了解金相分析技术与设备的专家才有能力通过间接证据证明学术不端,G同学一个兼职的家伙都这么厉害,看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从内心深处讲,T教授也不喜欢G同学这样的中国学生,G同学智商高知识面广,独立思考,北美名牌大学大都不愿招这样的中国学生当终身教授。北美的华人教授大都不是中国的标准最优秀的尖子生,太优秀了不好控制。要在北美大学里做终身教授,你首先得有个金主背后支持你,你在大学的账上一直有钱,那么你这个终身教授日子就会好过很多。如果没有钱,就是拿到终身教授,日子过得也艰难。
其次要会忽悠,科研经费是需要忽悠的,T教授就是长期忽悠他的溶胶凝胶氧化铝陶瓷涂层低温,高强度与环保,拿了不少科研经费。如果没有忽悠到钱,终身教授的日子也不好过。终身教授一般不会被开除,一旦终身教授账上没钱了,学校就会用各种办法让终身教授难堪,比如安排教授到地下室上课,上课时间不早就晚,让教授自己走人等。T教授对G同学的一些名言记忆深刻,G同学曾说,看一个教授水平高低其实很简单,你就看他在学术上花了多少精力与时间。
《无损检测》62,《失效分析》89分,《焊接工艺》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各得80分,T教授感觉G同学说的比中科院H院士还靠谱,他一眼就能看出H院士热处理的瑕疵,以专业的眼光,G同学比H院士水平还高些,至少他不会象院士那样胡说八道。
《凝固与固态相变》75,《相平衡与相图》74,T教授清楚地记得,他与G同学去丰田铸造厂做横向课题,G同学敏锐地提出ASTM标准的铝硅锶氧四元合金相图是不可能重复的,并用热力学原理当场计算给他看,其观点新颖让T教授叹为观止,拍案叫绝。T教授个人认为,G同学对相平衡的理解超过材料系大多数教授。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68,G同学的硕士论文几乎使用了材料系他能够找到的实验设备。如果他不是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高手,那就没有高手了。举个例子,他对ASTM涂层拉伸实验如此熟悉,仅仅看了看Q博士论文上的一个拉伸结果表,就断言Q博士在伪造数据。因为根据ASTM,做一个成功的拉伸实验最少需要两小时,Q博士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铁,铜,铝等基材的拉伸实验,G同学对ASTM的熟悉程度让T教授大开眼界。
《陶瓷材料》78,这样看来,当时G同学可能一直在羞辱交大教授们的智商,难道周围的人看不出来吗?记得二年前T教授给本科生开《陶瓷》课程,用的是麻省理工金格瑞的教材,G同学也选了这门课程,因为材料系允许研究生选两门本科生课程凑学分。与中国不同,北美是没有陶瓷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搞陶瓷的人大都是从化学系,或直接从无机化学转过来的,所以陶瓷实验室很多情况下是无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家用量筒试管烧杯是行家,对最新的技术电镜X射线计算机就完全外行,这些短板T教授对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T教授在课堂布置了写文献综述的小作业,没想到G同学把图书馆里的文章从1945年开始,一直到2001所有耐火材料的文章共千余篇写了个小作业。这是T教授生平头一次看到有人用上千篇文献写大三的小作业。这也是G同学硕士毕业后能获得美国材料学会期刊审稿人资格的原因之一。
审稿人的水平决定期刊的水平,在国内,很多期刊规定,要做科技期刊审稿人必须有独立作为通讯作者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的记录或者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一是独立通讯人发表过论文证明其在该研究领域有基础,二是凡在该期刊以通讯作者发表过文章的研究人员都熟悉稿件评审流程。没有前期发表记录的科研人员即使被作者推荐为审稿人也不会被编辑部采用。因为国内的人大都没有读过《圣经》,对“自由”的好处了解不多,不得已采用这些烦琐的门槛制度提高期刊质量,很多优秀的审稿人仅仅因为没有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而被拒之门外,其实,关键是该审稿人是否合格,而不是看他过去发表文章的记录。毕竟了解稿件录用流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阅读期刊部的工作流程文件等,不一定非要在期刊发表过文章才能做审稿人。G同学的文章虽然不多,是因为他看科技期刊水平太低,不值得浪费宝贵的时间金钱发表文章。北美很多学术大牛当审稿人就是把稿件直接扔给自己的研究生去审,最后签上自己的大名给期刊部寄去。现在的科技文献阅读价值低,很多文章是为了广告,职称发表的,万变不离其中,研究生的水平已经足够了。大牛的主要任务是搞科研经费,而不是教学科研写文章。
T教授蓦然回忆起三年前一个春天的早上,他按惯例打开办公室大门,故意虚掩上门,让他的研究生门从实验室走廊就可以看见他坐在办公桌前,他随时等待研究生们知趣地推门进去汇报论文进展。
一个高大的亚洲男孩推门而进,他单刀直入,自我介绍有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一年的资助,很可能加拿大科学基金会也会资助他来A大学材料系做学位论文,G同学说话给人感觉胸有成竹,成算在心。很快,北京大学校长访问加拿大,参观了材料及T教授的实验室,加拿大科学基金主席B教授也亲自考察了T教授的陶瓷实验室,没有想到主席大人是自己的波兰老乡。纵向经费很快下来了,国际合作基金也涌进陶瓷实验室,英国瓦特大学,德国教育部也上门接洽国际合作。这让长期靠横向经费苦苦挣扎的T教授喜出望外,money talks,金钱决定一切,他迫不及待地把G同学招进材料系,竟从没有想到要仔细查看G同学的成绩单。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绩单本来就不是个问题,中国学生应付考试水平世界一流,就考试能力而言,在”北清复交”这种名牌大学随便抓一个不入流的学生,都可以把加拿大最好的大学生甩几条街。
大三《晶体缺陷与塑性变形》88分,而《晶体学与晶体结构》却是78分,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上班第一天就指出Q博士论文陶瓷涂层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是错误的,因为陶瓷涂层主要由无定形的伽马氧化铝与结晶态阿尔法氧化铝组成,而X射线波长大于氧化铝涂层厚度,而基材是不锈钢的,Q博士论文中的X射线衍射图谱实际上是不锈钢而不是氧化铝涂层,所以Q博士论文中的低温烧结氧化铝结晶态陶瓷涂层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T教授私下认为G同学的晶体结构知识水平在材料系博士答辩委员会之上,这么简单的错误,答辩委员会那些拿高薪的教授们竟然看不来,在G同学面前,Q博士只能称为单见浅闻。
《工程材料》78,《弹性力学》73,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在多伦多皇家博物馆指着一件五千年前的古董,对大家说,假的。不需要五千年,只需要在院子里就地挖个坑,把古董埋15天再挖出来,厌氧菌无处不在,古董肯定烂得一塌糊涂。《材料力学》告诉我们的,就是在真空中材料会因重力作用产生疲劳,不可能有五千年,并给出计算公式。还有其他问题,如空气流动带来的磨损,气候变化引起热胀冷缩,残余应力产生材料疲劳,氧化腐蚀与空气中的灰尘,土壤中的杂质扩散等导致材料机械性能下降。
为什么一把刀每天使用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置于真空中的刀没有用过,却可能很快产生裂纹。因为刀每天使用可以消除因重力产生的残余应力,达到退火的目的。而静置于真空中的刀具,因引力产生残余应力累积起来容易使材料疲劳,从而产生裂纹,并导致刀具最终断裂。G同学一席话让T教授终身难忘。
大一《机械制图》78,大二《电工学》70,《电子技术》73,《复合材料》75,《光电磁材料》83分,《材料制备新技术》80分。
T教授霍地明白了G同学的拳拳之心,G同学敬姜犹绩,三年来是在给他证明本科成绩单。G同学并不是自己要求什么,为了全世界的学生的利益,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强迫材料系用同一标准对待所有的大学生,让A大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李革胜, December 16, 2016
T教授是A大学材料系陶瓷研究组负责人,也是材料系研究生教育顾问。
那天清晨,系办公室助理Allison小姐把G同学在交大的成绩单放在T教授办公桌前。T教授长叹一声,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三天前,G同学硕士论文二次答辩顺利过关,T教授作为指导教授,被系主任S教授勒令闭嘴,完全成了个听众。G同学的论文答辩在提心吊胆,答非所问的过程中获得答辩委员会的全票通过。前天,G同学主动向工程师学会承认了成绩单作弊一事,并揭发T教授实验数据作弊的历史。昨天,神通广大的A大学校办就拿到G同学在交大的真实成绩单,今天一大早G同学的成绩单就放在T教授的桌面上,完全不给人准备时间。
硕士论文答辩前,T教授专门捎话G同学的小老板Q博士及G同学的交大同窗J博士去和G同学协商,要求G同学千万不要把陶瓷实验室的烂事说出去,博士学位,优秀博士论文,对他T教授来说小菜一碟。众所周知拿个洋博士回中国当个大学校长也是可能的事情,T教授跟他的中国学生学会的一招就是凡事留余地,君子要有成人之美,没想到G同学不是那么好收买的。很久以前,有人提醒过他,如果你看见G出现在附近,可能会有麻烦。G同学沟通能力超强,智商高,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仅用语言让人自觉愚蠢,自愧不如,从而轻松说服对手。终于让G同学找到致命武器了,学术不端是个普遍现象,学术腐败是全球性问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欧阳峰逆练《九阴真经》天下无敌,G同学把”学术不端”这个大杀器搬出来可以对付所有专业的学术大佬,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整个学术界将天翻地覆。
T教授想到这里深深叹了口气,他拿出绝招,祷告,My lord please forgive my sins,I commit my sins in front of you, please forgive me, prayers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这是T教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遇事祷告,祷告完再工作。
祷告完毕,T教授的内心平静下来,他放了根胡萝卜baby carrot在嘴里咀嚼,拿起G同学在交大的真实成绩单仔细审视起来。这是他生平头一回在他的研究生毕业后,再审查其本科成绩单,T教授考绩幽明是个内行,不然材料系不会让他当研究生教育顾问。对于中国学生,T教授非常了解。20年前,T教授从波兰移民加拿大。T教授的本科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完成的,当时马列主义在波兰大学里也是必修课,笃信基督教是他移民加拿大后的事,在波兰T教授是个马列主义理论高手,检查来自红色中国的学生成绩单,T教授有个他从不说出来的秘密,他擅长通过检查中国学生的马列课程即《政治》课成绩,看出其中端倪。
T教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并不信奉马列,他喜欢暗中仔细查看中国的学生的《政治》课成绩,仅仅因为《政治》课是唯一一门中国四年制本科生八个学期的必修课,唯一具有长效性可比性的课程。G们大一第一个term就有两门《政治》课《德育》G同学得了76分,《中国革命史》G同学得了60分,第二个term《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3分。T教授看到这里,他轻轻摇摇头,不应该这样啊。他与G同学三年朝夕相处,能通篇背诵《新约圣经》的学生,他这辈子只见过G同学一个人。中国的《政治》课程考试纯粹是比谁的记性好,他相信只要G同学愿意,G同学的《政治》分数应该是全班最高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男孩子调皮,老师故意打低分教训不听话的学生,这在中国是个普遍现象。没有证据,T教授不好妄下结论。
T教授打开中国地图,用直尺量了一下重庆与上海的距离,1,500公里,一个18岁的男孩人单势孤,刚到上海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是有可能的。T教授继续看下去,大二第一个term《马列原理》63分,第二个term《马列原理》77分。大三第一个term《法律基础》80分,第二个term《形势政策》88分。大四第一个term《形势与政策》86分,第二个term《形势与政策》85分,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政治》90分。《政治》课成绩越来越好应该是背功好最终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时,另外一个疑问在T教授的脑海浮现,交大的政治考题难度应该远高于中国其他院校的平均难度?
其次是物理学科共有7学期必修课,大一大二整整四个学期《普通物理》基础课56分,66分补考过关,第二学期90分。大二的《工程力学》85,大三第一个term学《量子力学》73分,《统计物理》85分,《弹性力学》73分,第二个term《固态物理》75分,《金属力学性能》76,《X射线衍射分析》73。大四只有第一个term有物理课程《半导体物理器件》71分,全国研究生《普通物理》入学统考成绩93分。
大一就补考《普通物理》,可仅仅过了三个月同一门课同一位的教授,G同学《普通物理》就考了九十分,真是奇怪。如果不是考题太容易,老师故意放水,就是G同学爆发力强,据T教授三年来的观察,应该属于后者,G同学后劲足,毕竟全国研究生统考是没法作弊的。一个疑窦在T教授心里升起:有可能G同学有意隐藏实力,故意让自己补考物理,再咸鱼翻身,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固态物理》考75分的本科生敢揭发在交大一言九鼎的诺奖获得者李政道学术不端,他有胆说诺奖获得者不懂《固体物理》,交大的教授们也太没眼光了。毕竟中村修二的小发明发光二极管都获得诺奖,著名的阿波罗登月那些超级突破却与诺奖失之交臂,莫非诺奖评审委员会是瞎子?
《电子显微技术》74分,G同学曾讲过一番话让T教授终身难忘,电镜上的刻度或标尺是根据电压高低计算出来的,并通过相应计数器实时反应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不是用直尺直接测量得到的。所以你看到的微米纳米本质是电镜电压电流的大小。如果微米与纳米在形貌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那么要小心了,有可能看到的是亚微米的虚像,而不是真实的纳米,因为虚像是可以重复的。
《X射线衍射》73,T教授摇摇头,如果G同学的真实成绩是73,按这个逻辑,那么上海交大大多数学生都有实力获得诺奖,他感觉G同学的X射线衍射技术比诺奖获得者沃森水平还高些,毕竟六十年来G同学是第一个证明双螺旋不是基本晶体结构,是不可能用X射线衍射测得的。蛋白质是无定型的,不具备长程有序的特征,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图谱是也是不规则,没有可重复性的波峰波谷。结晶态的蛋白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用少数结晶态蛋白质的特征去解释所有无定型蛋白遗传物质的活动。
T教授看到这里,他陷入沉思,G同学的成绩单第一印象,这是个典型的学生拼命挣扎,老师使劲打压,学生祸不单行的案例。本质上这是一份挫折教育的成绩单。难道交大的老师们不知道,北美大学研究生院招学生是要仔细查看本科成绩吗?给学生那么低的分数,学生们拿什么出国读研究生呢?中国的大学教授们为什么不愿意把最好的学生送出来读研究生呢?
当然,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别人移民北美是在做发财梦,G同学移民加拿大是为了成己成物,想方设法给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导师搞个诺贝尔奖提名?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T教授永远不会知道,这背后有个蚕绩蟹匡的原因。G同学在北京工作时,偶然陪同国务院总理接见一群刚回国的留学生,一个海归深情款款地回忆起他的留学岁月,多次强调他的外国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看到总理微笑着频频点头,这个海归似乎把所有的人都骗了。用一个小海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拖下水,关公面前耍大刀,“田忌赛马”玩到中国人面前了。G同学经过深入调查,粒子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样有问题,就是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在中国诺奖成果就是真理,后来发展到诺奖被提名者的成果也是真理。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很多中国人现在还在问二千年前罗马总督本丢比那多的问题:真理是什么呢?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G同学暗下决心到国外证明给大家看。
T教授回忆起,G同学进入他的实验室不久,在多伦多的加拿大全国陶瓷学会年会上,一个神秘人物跟他聊起中国非常古老的故事”田忌赛马”。材料系学生就业困难众所周知,如何解决就业率低的问题一直是T教授心头之痛。试想材料系100多个研究生十年后都在世界各地当教授,A大学材料系在全球学术界的地位就不容质疑。因为就业容易,生源就不是问题。如果能够把G同学关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理论具体在材料系用起来,那么解决A大学学生就业应该不是难题,就是A大学学生得诺贝尔奖,把A大学毕业学生送上加拿大总理宝座也是可能的。
正是这番谈话让T教授给材料系地球系的其他教授打招呼,把材料系的研究生分数都打高一个档次,单独给G同学低分,当然不能太低,万一哪天G同学又搞到钱了,还是给他留个读博的机会。再说G同学的实力众所周知,把他分数打得太低,别人也不会相信, 欲盖弥彰,搞不好自己最后下不了台。最好的办法是悄悄地把G同学的分数打得比其他同学稍严些,其他同学的分数再放放水,看上去每门课G同学都是运气不好,分数比别人稍稍低一点,不声不响地慢慢把G边缘化,G的同窗们也不知不觉地出类拔萃,旁边的人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这些猫腻,T教授是门儿清。这就是K博士抄袭G同学作业,分数比G同学还高的原因。
T教授一边嚼胡萝卜,一边给Allison打了个电话,请她把G同学的的交大同班同窗J博士的本科成绩单送来,他核对一下,T教授是研究生顾问,材料系授权他任何时间审核研究生申请资料,不管研究生在申请前或毕业后,他有授权了解具体情况。
A大学材料招国际研究生有个惯例,凡是从不太友好国家招来的研究生,如中国,伊朗,俄罗斯等,都是两个两个招进来,用奖学金利益指挥棒让两个知根知底的发小互相监督互相揭发,让卢刚与山林华两个中国人去狗咬狗。这样管理成本低些,不然一个陌生的外国学生,光是背景调查这一项工作量就大得惊人。
T教授身高180cm,如果不是黄头发蓝眼睛,他和G同学站在一起,别人还以为是哥俩。在T教授眼中G同学的交大同窗J同学具备典型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小个,对老外服首贴耳,对国人不屑一顾,脸上总是带着傻笑,对自己的导师盲从。T教授打开J同学的交大本科成绩单,他倒吸一口冷气,J同学四年本科各门功课都在九十分以上,比G同学高出一个档次。
实验技术课程大一第二学期《普通物理实验》及格,大二两个学期《电子电工实验》良与通过,大三第一个学期《金相实验》78分,大四第一学期《实验测试技术》52分,补考67分,第二学期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教学实习》,得分良。在宝钢《专业实习》,得分良。以及学士毕业设计论文,得分良上。
大二《物理化学》72.5,全国研究生统考却是97分,估计是全国最高分。嘿嘿,难怪G同学所在的材料班集体读研,交大也有骑虎难下的时候。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竟然用《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定律通过表面能定量分析,并熟练计算出丰田汽车厂的横向项目,球墨铸铁,铝硅铸造合金中硅球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原来《物理化学》中的熵还可以这么用,T教授知道自己碰上了《物化》高手。
数学大一两个学期《高等数学》84,78,大二两个学期《工程数学》82,81。数学成绩虽然大都在80分以上,但与J博士的90分数学成绩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众所周知G同学是材料系唯一懂《离散数学》与《近世数学》的研究生,难道J博士的数学水平比G同学还高,莫非J博士的导师系主任S教授看走了眼,埋没了人才?
《体育》四个term63,70,78,82分,体育成绩越来越好,看来G同学读了四年本科,把身体锻炼好了。
大一《算法语言》77分,众所周知,G同学是陶瓷实验室网管,他的计算机水平可以给材料系的教授讲课。通常A大学给一个本科生A+的成绩,表明该学生这门课的理解能力可以达到研究生的水平。连对计算机狗屁不通的J博士都得了90分,交大计算机当真是高手如云?
《英语》大一79,68, 大二,73,62(四级全国统考73),六级63.5。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上班第一天就告发小老板Q博士的英文博士论文是找枪手写的,并扬言如果Q的博士论文是自己写的,他给Q找北京大学英文教授的位置。长期以来,材料系的外国留学生的论文都是找枪手代写,因为英文不是母语,短短三年时间,能结结巴巴把自己的博士论文讲清楚就不错了,让外国留学生用英文写博士论文简直是赶鸭子上架,天方夜谭的事。材料系到目前为止只有G同学的硕士论文是自己写的,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多多少少都找了枪手润色。看来,上海交大的英语老师眼光有问题?毕竟,学好任何一门外语都需要成年累月的刻苦训练,天才是不可能一夜之间产生的。
大一《日语》86分,T教授觉得奇怪,G同学大一在补考《普通物理》的同时,他还有精力学日语?从这一点看出,G同学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这本应该是成绩优异的J同学做的事情。
大三《材料性能及测试》68分,那Q博士只能得38分,上班第一天,G同学就告发Q博士的涂层拉伸实验数据是伪造的,揣度精确让T教授自愧不如。
大三《金相实验》78分,大四《金相分析》课程才得64,T教授对G同学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形单影只一天到晚泡在金相实验室磨金相,对做好的金相样品反复抛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有整整一年时间,G同学天天泡在金相实验室制备金相样品,取样,切割,镶嵌,粗磨,精磨,抛光,腐蚀,显微镜拍照。
估计现在材料系也只有G同学那么懂行的金相分析专家。比如,G同学一个初来乍到的硕士生仅仅通过样品准备时间,金相分析技术,样品质量等间接证据断定伊朗同学M博士的金相照片是伪造的,后来材料系查证果然是M博士学术不端。G同学使用的方法闻所未闻,只有清晰了解金相分析技术与设备的专家才有能力通过间接证据证明学术不端,G同学一个兼职的家伙都这么厉害,看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从内心深处讲,T教授也不喜欢G同学这样的中国学生,G同学智商高知识面广,独立思考,北美名牌大学大都不愿招这样的中国学生当终身教授。北美的华人教授大都不是中国的标准最优秀的尖子生,太优秀了不好控制。要在北美大学里做终身教授,你首先得有个金主背后支持你,你在大学的账上一直有钱,那么你这个终身教授日子就会好过很多。如果没有钱,就是拿到终身教授,日子过得也艰难。
其次要会忽悠,科研经费是需要忽悠的,T教授就是长期忽悠他的溶胶凝胶氧化铝陶瓷涂层低温,高强度与环保,拿了不少科研经费。如果没有忽悠到钱,终身教授的日子也不好过。终身教授一般不会被开除,一旦终身教授账上没钱了,学校就会用各种办法让终身教授难堪,比如安排教授到地下室上课,上课时间不早就晚,让教授自己走人等。T教授对G同学的一些名言记忆深刻,G同学曾说,看一个教授水平高低其实很简单,你就看他在学术上花了多少精力与时间。
《无损检测》62,《失效分析》89分,《焊接工艺》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各得80分,T教授感觉G同学说的比中科院H院士还靠谱,他一眼就能看出H院士热处理的瑕疵,以专业的眼光,G同学比H院士水平还高些,至少他不会象院士那样胡说八道。
《凝固与固态相变》75,《相平衡与相图》74,T教授清楚地记得,他与G同学去丰田铸造厂做横向课题,G同学敏锐地提出ASTM标准的铝硅锶氧四元合金相图是不可能重复的,并用热力学原理当场计算给他看,其观点新颖让T教授叹为观止,拍案叫绝。T教授个人认为,G同学对相平衡的理解超过材料系大多数教授。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68,G同学的硕士论文几乎使用了材料系他能够找到的实验设备。如果他不是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高手,那就没有高手了。举个例子,他对ASTM涂层拉伸实验如此熟悉,仅仅看了看Q博士论文上的一个拉伸结果表,就断言Q博士在伪造数据。因为根据ASTM,做一个成功的拉伸实验最少需要两小时,Q博士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铁,铜,铝等基材的拉伸实验,G同学对ASTM的熟悉程度让T教授大开眼界。
《陶瓷材料》78,这样看来,当时G同学可能一直在羞辱交大教授们的智商,难道周围的人看不出来吗?记得二年前T教授给本科生开《陶瓷》课程,用的是麻省理工金格瑞的教材,G同学也选了这门课程,因为材料系允许研究生选两门本科生课程凑学分。与中国不同,北美是没有陶瓷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搞陶瓷的人大都是从化学系,或直接从无机化学转过来的,所以陶瓷实验室很多情况下是无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家用量筒试管烧杯是行家,对最新的技术电镜X射线计算机就完全外行,这些短板T教授对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T教授在课堂布置了写文献综述的小作业,没想到G同学把图书馆里的文章从1945年开始,一直到2001所有耐火材料的文章共千余篇写了个小作业。这是T教授生平头一次看到有人用上千篇文献写大三的小作业。这也是G同学硕士毕业后能获得美国材料学会期刊审稿人资格的原因之一。
审稿人的水平决定期刊的水平,在国内,很多期刊规定,要做科技期刊审稿人必须有独立作为通讯作者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的记录或者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一是独立通讯人发表过论文证明其在该研究领域有基础,二是凡在该期刊以通讯作者发表过文章的研究人员都熟悉稿件评审流程。没有前期发表记录的科研人员即使被作者推荐为审稿人也不会被编辑部采用。因为国内的人大都没有读过《圣经》,对“自由”的好处了解不多,不得已采用这些烦琐的门槛制度提高期刊质量,很多优秀的审稿人仅仅因为没有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而被拒之门外,其实,关键是该审稿人是否合格,而不是看他过去发表文章的记录。毕竟了解稿件录用流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阅读期刊部的工作流程文件等,不一定非要在期刊发表过文章才能做审稿人。G同学的文章虽然不多,是因为他看科技期刊水平太低,不值得浪费宝贵的时间金钱发表文章。北美很多学术大牛当审稿人就是把稿件直接扔给自己的研究生去审,最后签上自己的大名给期刊部寄去。现在的科技文献阅读价值低,很多文章是为了广告,职称发表的,万变不离其中,研究生的水平已经足够了。大牛的主要任务是搞科研经费,而不是教学科研写文章。
T教授蓦然回忆起三年前一个春天的早上,他按惯例打开办公室大门,故意虚掩上门,让他的研究生门从实验室走廊就可以看见他坐在办公桌前,他随时等待研究生们知趣地推门进去汇报论文进展。
一个高大的亚洲男孩推门而进,他单刀直入,自我介绍有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一年的资助,很可能加拿大科学基金会也会资助他来A大学材料系做学位论文,G同学说话给人感觉胸有成竹,成算在心。很快,北京大学校长访问加拿大,参观了材料及T教授的实验室,加拿大科学基金主席B教授也亲自考察了T教授的陶瓷实验室,没有想到主席大人是自己的波兰老乡。纵向经费很快下来了,国际合作基金也涌进陶瓷实验室,英国瓦特大学,德国教育部也上门接洽国际合作。这让长期靠横向经费苦苦挣扎的T教授喜出望外,money talks,金钱决定一切,他迫不及待地把G同学招进材料系,竟从没有想到要仔细查看G同学的成绩单。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绩单本来就不是个问题,中国学生应付考试水平世界一流,就考试能力而言,在”北清复交”这种名牌大学随便抓一个不入流的学生,都可以把加拿大最好的大学生甩几条街。
大三《晶体缺陷与塑性变形》88分,而《晶体学与晶体结构》却是78分,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上班第一天就指出Q博士论文陶瓷涂层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是错误的,因为陶瓷涂层主要由无定形的伽马氧化铝与结晶态阿尔法氧化铝组成,而X射线波长大于氧化铝涂层厚度,而基材是不锈钢的,Q博士论文中的X射线衍射图谱实际上是不锈钢而不是氧化铝涂层,所以Q博士论文中的低温烧结氧化铝结晶态陶瓷涂层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T教授私下认为G同学的晶体结构知识水平在材料系博士答辩委员会之上,这么简单的错误,答辩委员会那些拿高薪的教授们竟然看不来,在G同学面前,Q博士只能称为单见浅闻。
《工程材料》78,《弹性力学》73,T教授清楚地记得G同学在多伦多皇家博物馆指着一件五千年前的古董,对大家说,假的。不需要五千年,只需要在院子里就地挖个坑,把古董埋15天再挖出来,厌氧菌无处不在,古董肯定烂得一塌糊涂。《材料力学》告诉我们的,就是在真空中材料会因重力作用产生疲劳,不可能有五千年,并给出计算公式。还有其他问题,如空气流动带来的磨损,气候变化引起热胀冷缩,残余应力产生材料疲劳,氧化腐蚀与空气中的灰尘,土壤中的杂质扩散等导致材料机械性能下降。
为什么一把刀每天使用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置于真空中的刀没有用过,却可能很快产生裂纹。因为刀每天使用可以消除因重力产生的残余应力,达到退火的目的。而静置于真空中的刀具,因引力产生残余应力累积起来容易使材料疲劳,从而产生裂纹,并导致刀具最终断裂。G同学一席话让T教授终身难忘。
大一《机械制图》78,大二《电工学》70,《电子技术》73,《复合材料》75,《光电磁材料》83分,《材料制备新技术》80分。
T教授霍地明白了G同学的拳拳之心,G同学敬姜犹绩,三年来是在给他证明本科成绩单。G同学并不是自己要求什么,为了全世界的学生的利益,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强迫材料系用同一标准对待所有的大学生,让A大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