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冯端先生
羽飞,2020-12-16
从网上惊闻冯端先生去世的消息,泪盈满眶,冯先生也离开我们了。
往事如烟,冯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第一次见到冯先生是1991年的夏天。冯先生是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学部委员,但他搞的金属物理又属于技术科学部的东西,相当于现在讲的交叉学科。从这一角度,冯先生是中国交叉学科的先驱之一。冯先生在中科院数理学部长期属于边缘性学部委员,因为《金属物理学》在理论上无法与物理所、半导体所、固体物理所相提并论,在工艺技术科学方面不如金属所、冶金所,所以,冯先生一辈子没有得到过做国家级大项目的机会,他做的都是小项目,而且多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项目,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有个学术大佬冯先生。冯先生当时是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到上海出差,参观上海交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笔者有幸能见到冯先生。冯先生给人第一印象象电影《战上海》的汤司令,身材微胖、秃顶带黑框眼镜,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四川人说,这个人有点“端”,应该是从冯先生的言谈举止得出的结论。周迅演《红高粱》,四川人就说周迅端起端起演,就有点冯先生那个味道。实际上,冯先生非常平易近人,有时候私下会给人解释,他是端午节生人,所以取名“冯端”。
冯先生成名完全得益于他上世纪60年代东拼西凑写的一本专著《金属物理学》,可以说冯先生一辈子就是吃他39岁那年写的专著《金属物理学》。冯先生的《金属物理学》主要是摘抄苏联、美国的大学教材与科技文章,属于一本东拼西凑起来的杂文。实事求是地讲,缺乏系统性一直是《金属物理学》的瑕疵,但不能否认冯先生对中国材料科学学科建设的贡献。中国南方很多科学家都是靠年轻时候写的一本专著吃了一辈子,清华、南大、复旦、北科大、华科大、上海交大《固体物理学》教材都是从冯先生的《金属物理学》改编过来的,说冯先生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点不过分。
1973年吴健雄访问北京,她亲口解释她是通过不停地淬火、回火、退火,下降10度升温5度,一步一步到达绝对零度的,中科院与清华大学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有的现在还活着,比如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何祚庥院士应该现在还记得此事。上海交大、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材料学院讲授《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的老师经常把吴健雄的实验拿到课堂上讲。吴健雄的冷冻方案本质上是抄袭奥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吴健雄的解释有两个漏洞,人类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空,因为从统计热力学的角度,容器原子、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会不断把容器表面的分子、原子排挤进真空,所以,绝对真空是不存在的。既然绝对真空不存在,空间里面永远会存在无规则热运动的原子、分子,既然空间里面永远有无规则热运动的原子、分子,人类就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氢的凝固温度为-259摄氏度,低于-260摄氏度,所有的材料都会变得比钢铁硬,比消防玻璃脆,即低于-260摄氏度,自然界已经没有液体冷媒可以使用,即放射性材料已经没有办法均匀冷却了,放射性材料内应力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象钢铁热处理那样用水、用油、或者用空气加热、冷却,所以,吴健雄讲的下降10度,升温5度的热处理办法在-260摄氏度以下是行不通的,过了-260摄氏度,吴健雄就没有冷媒可以对她的放射性实验材料进行热处理了,只能靠热传递不对称冷却,不对称热传导产生的热胀冷缩内应力相当大,西伯利亚的铁轨冬天经常脆性断裂就是太冷了的原因,西伯利亚到处都是危房也是“低温”这个原因。即吴健雄的实验材料与实验容器低于-260摄氏度时肯定会爆炸。因为吴健雄没有考虑,越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的材料都有一种“鲁伯特之泪”效应,在绝对零度,材料内部的内应力特别大,热电偶特别容易象钢化玻璃那样爆炸,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制备能用于绝对零度的温度计,人类甚至连制造能存储绝对零度物质容器的能力都没有,因为几乎所有的材料接近绝对零度都因为没有成型能力而会发生爆炸,所以,吴健雄的绝对零度“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是假的。越接近绝对零度,热电偶的导电性能与常温的差别越大,类似钢铁高温淬火的效应,钢铁淬火产生的马氏体是不规则的,而且是不可控制的,热电偶每次接近绝对零度时,产生的马氏体相变都不相同,并且不可预测,导电率也不可预测,更遑论测量绝对零度温度。就象炸药爆炸一样,马氏体相变发生速度非常快,而极不均匀,根本不可能精确控制,钢化玻璃爆炸多是由于玻璃里面的硫化镍相变,造成内应力失衡引起的。钢化玻璃可以用PVB夹胶的方式防止自爆,热电偶的电阻在绝对零度的因相变而突变是没有办法控制的,爆炸过程太快而且是随机的。金属材料有个位错现象,一般常用金属的G值约为10,000MPa~100,000MPa,由此算得的理论切变强度应为1,000MPa~10,000MPa。然而在塑性变形试验中,测得的这些金属的屈服强度仅为0.5~10MPa,比理论强度低了整整3个数量级。(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材料中在低温比玻璃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因为金属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位错,位错临界值非常低,一旦内应力超过临界值,位错自己会跑,即金属材料在低温会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叶军院士2020年12月在《Nature》与《Science》分别发表文章,声称在超冷分子领域取得突破,其制作的锶原子钟可以把锶原子冷却到略高于绝对零度(约-273摄氏度)。[1]尽管笔者怀疑叶军的成果可能是假的,但叶军的文章最少证明了,吴健雄实验成功70年后,美国科学家还是达不到吴健雄的绝对零度的实验条件,美国目前的超低温冷冻技术比吴健雄时代还退步了?嘿嘿,谣言果然成真了,吴健雄的绝对零度制冷技术竟然真的失传了。个人观点:叶军与吴健雄一样,他们对金属材料热处理是外行,《结晶热力学与动力学》、《金属材料位错理论》和《马氏体相变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种金属材料可以从室温冷却到绝对零度不发生脆性断裂甚至爆炸,即人类没有任何材料可以在绝对零度作为容器使用,因为人类没有能力消除金属材料中的位错。[2]
笔者以前当学生时曾经用《伯格斯位错矢量》、《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热膨胀系数模型》计算过,只要金属材料里面有一根位错,从-260摄氏度冷却到-270摄氏度,所有的金属材料都会因自身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引力大于位错移动临界值,而自动发生脆性断裂,那也是文革大革命期间人民群众批判杨振宁、李政道的理由之一。
冯先生与吴健雄先生同是咱们苏州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冯先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在南京大学用位错理论批判过吴健雄不懂《金属物理》,因为从《金属物理·位错理论》的角度,任何金属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产生位错,一旦内应力超过临界应力,位错会自动扩展直到断裂。冯先生内心深处是不相信有什么绝对零度金属容器的,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冯先生当然转而支持吴健雄,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忠实拥护者。
斯人已去,念兹在兹,回首往事,潸然泪下,冯先生安息吧。
Reference
[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2/450069.shtm
[2]https://www.vanforum.org/2343123449244942787420193583436125235722928929702228702637724863.html
羽飞,2020-12-16
从网上惊闻冯端先生去世的消息,泪盈满眶,冯先生也离开我们了。
往事如烟,冯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第一次见到冯先生是1991年的夏天。冯先生是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学部委员,但他搞的金属物理又属于技术科学部的东西,相当于现在讲的交叉学科。从这一角度,冯先生是中国交叉学科的先驱之一。冯先生在中科院数理学部长期属于边缘性学部委员,因为《金属物理学》在理论上无法与物理所、半导体所、固体物理所相提并论,在工艺技术科学方面不如金属所、冶金所,所以,冯先生一辈子没有得到过做国家级大项目的机会,他做的都是小项目,而且多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项目,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有个学术大佬冯先生。冯先生当时是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到上海出差,参观上海交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笔者有幸能见到冯先生。冯先生给人第一印象象电影《战上海》的汤司令,身材微胖、秃顶带黑框眼镜,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四川人说,这个人有点“端”,应该是从冯先生的言谈举止得出的结论。周迅演《红高粱》,四川人就说周迅端起端起演,就有点冯先生那个味道。实际上,冯先生非常平易近人,有时候私下会给人解释,他是端午节生人,所以取名“冯端”。
冯先生成名完全得益于他上世纪60年代东拼西凑写的一本专著《金属物理学》,可以说冯先生一辈子就是吃他39岁那年写的专著《金属物理学》。冯先生的《金属物理学》主要是摘抄苏联、美国的大学教材与科技文章,属于一本东拼西凑起来的杂文。实事求是地讲,缺乏系统性一直是《金属物理学》的瑕疵,但不能否认冯先生对中国材料科学学科建设的贡献。中国南方很多科学家都是靠年轻时候写的一本专著吃了一辈子,清华、南大、复旦、北科大、华科大、上海交大《固体物理学》教材都是从冯先生的《金属物理学》改编过来的,说冯先生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点不过分。
1973年吴健雄访问北京,她亲口解释她是通过不停地淬火、回火、退火,下降10度升温5度,一步一步到达绝对零度的,中科院与清华大学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有的现在还活着,比如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何祚庥院士应该现在还记得此事。上海交大、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材料学院讲授《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的老师经常把吴健雄的实验拿到课堂上讲。吴健雄的冷冻方案本质上是抄袭奥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吴健雄的解释有两个漏洞,人类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空,因为从统计热力学的角度,容器原子、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会不断把容器表面的分子、原子排挤进真空,所以,绝对真空是不存在的。既然绝对真空不存在,空间里面永远会存在无规则热运动的原子、分子,既然空间里面永远有无规则热运动的原子、分子,人类就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氢的凝固温度为-259摄氏度,低于-260摄氏度,所有的材料都会变得比钢铁硬,比消防玻璃脆,即低于-260摄氏度,自然界已经没有液体冷媒可以使用,即放射性材料已经没有办法均匀冷却了,放射性材料内应力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象钢铁热处理那样用水、用油、或者用空气加热、冷却,所以,吴健雄讲的下降10度,升温5度的热处理办法在-260摄氏度以下是行不通的,过了-260摄氏度,吴健雄就没有冷媒可以对她的放射性实验材料进行热处理了,只能靠热传递不对称冷却,不对称热传导产生的热胀冷缩内应力相当大,西伯利亚的铁轨冬天经常脆性断裂就是太冷了的原因,西伯利亚到处都是危房也是“低温”这个原因。即吴健雄的实验材料与实验容器低于-260摄氏度时肯定会爆炸。因为吴健雄没有考虑,越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的材料都有一种“鲁伯特之泪”效应,在绝对零度,材料内部的内应力特别大,热电偶特别容易象钢化玻璃那样爆炸,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制备能用于绝对零度的温度计,人类甚至连制造能存储绝对零度物质容器的能力都没有,因为几乎所有的材料接近绝对零度都因为没有成型能力而会发生爆炸,所以,吴健雄的绝对零度“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是假的。越接近绝对零度,热电偶的导电性能与常温的差别越大,类似钢铁高温淬火的效应,钢铁淬火产生的马氏体是不规则的,而且是不可控制的,热电偶每次接近绝对零度时,产生的马氏体相变都不相同,并且不可预测,导电率也不可预测,更遑论测量绝对零度温度。就象炸药爆炸一样,马氏体相变发生速度非常快,而极不均匀,根本不可能精确控制,钢化玻璃爆炸多是由于玻璃里面的硫化镍相变,造成内应力失衡引起的。钢化玻璃可以用PVB夹胶的方式防止自爆,热电偶的电阻在绝对零度的因相变而突变是没有办法控制的,爆炸过程太快而且是随机的。金属材料有个位错现象,一般常用金属的G值约为10,000MPa~100,000MPa,由此算得的理论切变强度应为1,000MPa~10,000MPa。然而在塑性变形试验中,测得的这些金属的屈服强度仅为0.5~10MPa,比理论强度低了整整3个数量级。(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材料中在低温比玻璃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因为金属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位错,位错临界值非常低,一旦内应力超过临界值,位错自己会跑,即金属材料在低温会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叶军院士2020年12月在《Nature》与《Science》分别发表文章,声称在超冷分子领域取得突破,其制作的锶原子钟可以把锶原子冷却到略高于绝对零度(约-273摄氏度)。[1]尽管笔者怀疑叶军的成果可能是假的,但叶军的文章最少证明了,吴健雄实验成功70年后,美国科学家还是达不到吴健雄的绝对零度的实验条件,美国目前的超低温冷冻技术比吴健雄时代还退步了?嘿嘿,谣言果然成真了,吴健雄的绝对零度制冷技术竟然真的失传了。个人观点:叶军与吴健雄一样,他们对金属材料热处理是外行,《结晶热力学与动力学》、《金属材料位错理论》和《马氏体相变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种金属材料可以从室温冷却到绝对零度不发生脆性断裂甚至爆炸,即人类没有任何材料可以在绝对零度作为容器使用,因为人类没有能力消除金属材料中的位错。[2]
笔者以前当学生时曾经用《伯格斯位错矢量》、《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热膨胀系数模型》计算过,只要金属材料里面有一根位错,从-260摄氏度冷却到-270摄氏度,所有的金属材料都会因自身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引力大于位错移动临界值,而自动发生脆性断裂,那也是文革大革命期间人民群众批判杨振宁、李政道的理由之一。
冯先生与吴健雄先生同是咱们苏州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冯先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在南京大学用位错理论批判过吴健雄不懂《金属物理》,因为从《金属物理·位错理论》的角度,任何金属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产生位错,一旦内应力超过临界应力,位错会自动扩展直到断裂。冯先生内心深处是不相信有什么绝对零度金属容器的,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冯先生当然转而支持吴健雄,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忠实拥护者。
斯人已去,念兹在兹,回首往事,潸然泪下,冯先生安息吧。
Reference
[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2/450069.shtm
[2]https://www.vanforum.org/234312344924494278742019358343612523572292892970222870263772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