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准备好的学生 18--无眩反光
李革胜, 2013-Apr-30
Emma是加拿大A 大学建筑系Alex教授带的一年级博士生,出生在非洲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后辗转到刚果。春暖花开,半年前和她的刚果丈夫及女儿来到温哥华,因为A大学建筑 工程系(civil engineering)给她5年博士生奖学金,研究全谱光线 (full-spectrum light),无眩反光 (glare-free)高层建筑设计。
Emma和G同学是在A大学专门为外国研究生提供的,高级英文口语班上认识的。当时,她坐在G同学旁边,穿着绿、黄、红三色刚果国旗袍, 加上她黑种人独特的魅力,一笑就露出洁白的牙齿,很黝黑精神的样子,看到G同学好奇地注视她装束,就主动与G同学答茬。告述G同学,她穿的是刚果国旗袍,绿色象征未来希望,黄色代表宽容自尊,红色象征勤劳火热。
第一天上课,大家互相介绍认识,并说出自己最爱的人,Emma说她最爱的人是她的刚果老公Ben。因为她老公为了她放弃在非洲的工作来到温哥华,陪她做论文夜不成寐,殷殷期待她拿到博士学位,所以她最爱她的老公 Ben。Emma的话让G扼腕动容,心中产生了共鸣,心有戚戚。G同学在温哥华见到太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女子,为了移民什么事都敢干,什么人都敢爱,唯独这位黑人小妞,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这在灯红酒绿,奢侈糜烂的温哥华实在难得。
Emma想给女儿打电话,问G同学借手机。G同学听她流利地用法语在电话上和她女儿交流,问用法语问她,"où avez-vous appris le français?" (你从哪里学的法文?)Emma见G同学懂法语非常高兴,就用法语告诉G,卢旺达和刚果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在那里人人都以讲法语为荣。她白天要在家照顾女儿,只能晚上到实验室做博士实验。因为初来乍到,不认识什么人,难抑自卑的的她想请G同学帮忙介绍她丈夫在A大学找份差事。她丈夫在非洲是做酒店管理的,做酒 店太辛苦,一直憧憬来温哥华换个行业做。G同学直言不讳地告诉她,自己只是个硕士生,能力有限,在温哥华认识人也不多,不过答应,只要有工作机会一定给她老公介绍。
Emma喜欢与G同学唠嗑,她给G同学写电子邮件一直都用法语,她不喜欢讲英语。因为英语和法语的差异,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非洲卢旺达法语中,过去式与英语 中的完成式结构是一样的。就如,她想说,“我昨天去公园。”英语是“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在法语中是 Je suis allé au parc hier, 翻成英语就成了,“I was going to the Park yesterday,"或 "I was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 的法式英语,让人莫名其妙。有一次,她告诉英语老师,“我昨天读了那本书。”正确的英语表达为,“I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在法语中为"J'ai lu le livre hier",看上去是个完成式, 她讲出来就变成了,“I have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我昨天已经读了那本书,常常被加拿大人误解为她想强调她已经完成了读书。恰好,G同学精通法文,颇能揣度人心,知道她想说什么,常替她解围,让她十分可心,两人渐渐就成了好朋友。多年以后,她还时常回忆起G同学帮她修电脑,手把手教她电脑死机后,怎样关机再起。
在一次英语口语速记班上,英语老师Wendy色厉内荏,是个香港人,5岁就来到温哥华,几乎不会汉语,讲得一口流利英语。一次速记考试,就是Wendy放一段录音,研究生们在下面用英文速记下来。G同学的习惯是课堂上用脑子背,简要笔记,下课后再凭记忆整理一遍。 所以,G同学的笔记比一般同学要好看很多,因为多做了功夫。为了速记,G同学发明了很多自己的速记法,如 ex =example, intro=introduction, ent=entrepreneurs 等等。有时,用一个关键词就代表整句话,因为G同学记忆力强,写个关键词,就会想起教授讲得整段话。 没想到,这个习惯让Wendy认为G同学的速记笔记糟糕,给了70分。而Emma写得一手好字,速记作业却得了90分,让G同学得到个教训,他认识到写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分有多重要,其实,G同学一点也不记恨交大的老师给其低分,他从来不是个记仇的人。那些年的荒唐事,其实都是鬼使神差,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要做的事,大家一起折腾的结果。
不过趁年轻多读些书还是好,知识对自己长远发展有好处,比如英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了英文才能走得远,Emma从小精通法语,现在不照样苦读英文? 她知道英文可以帮她走得更远,语言障碍就像镣铐阻碍她发展。
读过莎士比亚戏剧(十二夜)的人都知道第五幕,第一个场景的名句,"Out of question, 't is Maria's hand.'' 。Out of question的意思是“毫无疑问”,是副词性短语;而Out of the question 多了一个定冠词the ,则成了“毫无可能”的意思。一对短语一字之 差,意思却大相径庭。G同学曾经问过好多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 奥大利亚人,包括Emma都是一头雾水,对其区别毫无所知, 因为他们原著读得 太少了,而且从来不这么用古英语。所以北美学生读名著方面其实比较孤陋,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有本圣经可读,这一步之差,天差地远。倒是一位郁郁寡欢的印度同学,平时见面最多打个哈哈,因为他的印度英语从来没有完整听懂过,却知道这两句古英语的区别。所以,大学老师给英语评分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真的是“老师想给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所以用TOEFL,GRE加成绩单,导师推荐信的机械录取方式,错过了不少优秀学生,确实值得北美高校深思。
G同学在北美十四年知道,要进常春藤名校,必须是特殊人才,如特别优秀的学业成绩:比如SAT,GPA 5% 以上,或者特优的专长:或特殊的家族背景;或特别的经历:强有力的推荐人。一般诚实的普通学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就拿Emma的建筑学学历说事,她读建筑专业完全是因她画画的功夫好,就象中国的美院艺考的分数较高。要是硬考SAT,她的数理文字基础进加拿大一流大学门都没有。因为文化课成绩差,她老公Ben给她指了一条“捷径”:去找个补习班,参加艺考。Emma参加过一个四个月的“速成班”,有点封闭地狱魔鬼训练的意思。对于基础薄弱又没天赋的人,只有靠勤奋多练了。色彩和写生需要长时间积累,素描却是可以速成的。比如画个篮球或者鸡蛋,只需牢牢背诵用相应的背景颜色,暗部用相应的笔,怎样调合适的色调,怎样用力朝光线投影方向使劲刷,然后就花时间象个机器人反复练习。几个月下来,只要是画球形的物体,苹果也好,足球也好,考试成绩会非常高,当然如果换成风景,就可能露馅了。对标准模板进行依葫芦画瓢也是个快速成为画家的好办法,下图就是标准模版,蓝天不变,可以把麦子改成羊群,黄色变成白色。也可以把麦子变成玉米,向日葵,薰衣草,郁金香,水稻或高粱等,黄色变成紫色,橙色,绿色,或红色等等。同一个创意可以变成很多完全不同的油画。Emma当年申请建筑系前就是参加了这样的培训班,画球是她的长项。画风景时,她画的是农村田园风光,着重在农田中画了几个球形草甸子,获高分得以进入建筑系的。
当然,G同学自己从加拿大顶尖大学毕业,侃侃而谈如何进名校,就好像有老婆的人对着光棍在谈洞房花烛夜的利与弊,得与失,让听的光棍弟兄情何以堪。G同学在 A大学做过专职工程师。不断有朋友问如何得到A大学教职的事情,不回答不好,回答吧,又好像有好为人师,“站着说话不腰疼”似的。其实,经验教训这种东西最不靠谱。 “记得一次工作面试, 老板问曰”干过啥?” 答曰”你可否问啥没干过?”自咐没有自谦的睿智, 但自真还是有的。写下这些。原想将自己的经验传给他人, 成功有很多方面未必能讲得出来,而且也不能将运气的东西赠送给别人,因为运气只有上帝才能掌握, 所以主观臆断和 模仿别人的成功往往无助于自己的成功,但是学习他人失败的教训也许能避免自己的损失,。
凡 事 不 结 党 , 不贪 图 虚 浮 的 荣 耀 ; 存 心 谦 卑 , 各 人 看 别 人 比 自 己 强 。各 人 不 要 单 顾 自 己 的 事 , 也 要 顾 别 人 的 事 。温哥华生活论坛是我的个人网站, 它不是一个发泄私愤的地方, 凡事谦虚, 温柔, 忍耐, 弃绝愚拙无学问的辩论, 存心忍耐, 追求公义, 信得, 仁爱, 和平是方向”。[1] 所以G同学有时言语粗俗, 但他的知识并不粗俗。
其实中国学生在北美专业笔试都没有问题,就是英语口试不过关。中国人先天是 哑巴英语。在北美读大学,有个诀窍,见评分老师争取主动,先开门见山交代自己的短项,是中国人,汉语中没有“TH”辅音,“V"辅音发不好等, 请老师见谅,千万不要不懂装内行,也不要怕发音难听别人笑话。大学老师一般都听得懂,也能理解,因为他们都受过训练,知道教学法的,老实的学生反而不会吃亏。
G同学从来蔑视“三十不学艺”的祖训,到了四十多岁照样闻鸡起舞, 象小学生样背单词,背圣经。人到一定年纪,大多有暮气,学习主动性差。但G同学从来不固步自封,尤其学习外语,来自中文的抗拒力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在家 里,在学校只讲英文,拿英文当自己的母语操练。人年纪越活越大,越想做背单词的枯燥活儿,求胜心切,学起来一往无前象个高中生。
G同学专注自己的研究,他没有后悔在这个世界上度过的每一天。如果不是为了学习,就不会移民加拿大了。G同学常 以孔子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鞭策自己。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年在交大包图, 新上院,冷冷清清地自学德文和日文,读原版“纽约时报”,“波士顿邮报”,为的就是不想浪费时间。 G同学交大毕业时, 纽约地图已经烂熟于胸, 百老汇大街, 哈莱姆河大街信手拈来。他从没去过纽约, 但知道从泰特伯勒机场下飞机后, 到哪里可以租到便宜的的房子, 买到便宜的热狗, 怎么与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系的秘书与教授交道, 混到奖学金。所以G 同学在中国的同事绝对不准他去美国, 他去了, 别人还活不活? 这并不是G 同学想得多, 那个荒唐的年代, 这些听起来荒谬的事情, 都是真实的。
语言是科学家的敲门砖,生命线,一般对工程院士的最低要求是精通三四门语言。多学语言不仅是为了博趣,开阔眼界,而是为了理解。因为,很多有价值的技术文章是用日文,德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写的,直接看原文,比读翻译过来的资料,效率高很多。对院士来讲,读英译是欺骗和不负责任,是在混国家补助!院士只会日常交往和沟通,不能用英文表达思辩,发言时辞不达意只会给国家蒙羞。
英文写成的文字,常会打下自己母语的烙印。如果你懂一个人的母语,你就会懂这个人,也会读懂他那索然无味的英文。比如你精通日语,理解语境,你可以很容易判读这个用英语写文章的日本人,是习惯清晨写文章呢?还是喜欢开夜车行文,从腔调上,语气上很容易大胆推理,他文章中哪些数据是真的,哪些成果是夸大了的。因为上帝是不撒谎的,人的本性不会因为语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交大毕业时,G同学就学会了读作者的灵魂,不会被外面华丽的辞藻迷惑。G同学在温哥华如鱼得水,A大学各个院系都有他的身影,就是占了精通7,8种语言的便 宜。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G同学学外语玩命,跨度大,什么难拣什么学,一直坚持下去,总有笑傲江湖的那一天,这些绝对不是G同学的随便调侃。
日光研究实验室的工作其实很简单, 就是把铝合金平台用酒精打扫干净,Alex教授对清洁度要求非常高,研究生们必须用丝绒把平台仔细擦拭干净,用棉签把凹槽内的酒精灰尘擦净,有的地方需用牙科医生的牙钩把空隙中的灰尘胶仔细抠出来,再把玻璃胶分别喷在铝合金挂钩和镜片上孕育20分钟,在平台上把粘胶固化剂用压缩空气挤在玻璃镜片背后,再 把铝合金挂钩用弹簧支架压在镜片背面,用微米级的金属垫卷调整高度,并孕育20分钟, 用激光测定玻璃镜片的Profile,这是一个非常枯燥漫长的实验过程。
Alex教授非常严格,对失误零容忍,与虚怀若谷粘不上边。在G同学来到之前,他已经关闭了很多不必要的实验设施,常常当众训斥那些被蛊惑对程序态度不严肃的研究 生。他曾经在实验室工作报告中,忧心如焚地写道,所有对实验规矩程序的蔑视必须被停止,为此,他不在乎开除任何敢于挑战其权威的人。不少因自己无知,或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本科尖子率性挑战,在Alex那里常常功亏一馈,被扫地出门,出师未捷身先死, 每每令G同学摇头叹息。 所以,只有韬晦有术,避险有策,能做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研究生才能在Alex那里拿到博士学位。这让别人诸多诟话,G同学为此常常为Emma的遭遇唏嘘 不已,一直惦记给她老公Ben找份满意的工作。但Ben很爱他的妻子,再三要求到日光研究实验室工作,这一切,G同学都看在眼里。
日光研究实验室不是研究光能太阳能,而是利用阳光反射和聚焦的原理,把日光通过镜面反射送到地下或房间里,室内光线比外面还亮,甚至能采集月光,建筑节能,让地下室都有比室外更强的光线 。经过巧妙计算和镜面设计,让室内光线柔和,无眩反光。现在加入了电动电机,根据傻瓜相机聚焦原理,镜面反射自动对焦,象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永远把最强最合适的光线送到室内,室内的人还感觉不到光线变化,象电灯泡一样稳定, 是真正不用电的日光灯,室内光线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Alex教授的研究工作蜚声海内外,具有世界影响力。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本那比的不列颠哥仑比亚理工学院,甚至加拿大驻德国柏林大使馆都采用Alex教授设计的自然光照射系统。该系统用在高层建筑上,可以关掉80%的照明系统,即现在时髦的HVACRL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lighting) 系统设计技术, 是机械工程与建筑工程的一个交叉学科,是包含热力学thermodynamics,热传输heat transfer,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制冷技术Refrigeration与照明lighting的综合性学科。
Alex教授雇佣材料系硕士生G同学来建筑系做研究助理RA,就是看到G同学在重庆大学当教师时写给本科生的教材“热加工传输原理”。他慧眼独具,雇人讲求实用性,不图虚名,所以日光研究实验室效率很高,文章专利一大把。Alex教授的发明形成平行光束highly collimated beams of sunlight 来进行室内照明,用于天井,中庭,过道在白天形成无眩光日照,省电并符合建筑美学,对于办公大楼,商场设计都有明显优势。
HVACRL技术对于摩天大楼,海洋馆与大型工业建筑很有前途,甚至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与空气清新度等。Alex是个思维敏捷的教师,经常有好的点子,主意多得自己都没有时间,去付诸实现。所以Alex喜欢在午饭时间把研究生们叫来开午餐研讨会,加拿大人戏称为brown bag session,经常谈论一些他的鬼点子,但他点子虽多, 却又没有时间精力去付诸实施这些研究。一次,他边吃三明治边讲到,傻瓜相机的成像原理,即自动对焦功能,是依靠一挡小光圈加上广角镜头的景深来达到基本清 晰的拍摄效果的,虽然这类利用超焦距的简易相机适用范围非常小,对焦的精确度还是可以满足用家的需要。自动对焦功能可以使照片的清晰效率大大提高,可否把这个技术用于日光照明设计系统? G同学那天正好在场,深得要领,就主动与Alex答茬,这方面他G同学是专家, 可以通过精确设计, 减小镜面宽度, 并加微电机的方式, 内置LED日光灯等应该没有问题。Alex教授一口拒绝了G 同学的建议, 他认为材料系一个小小硕士生跑来建筑系大谈前沿科研, 建筑系当真没有人了? 他那时还不明白”工程伦理学”与”工程技术”同样重要,而他的实验室其实最需要的是工程伦理。
Alex教授有个小算盘, 虽然G 同学是个有心人, 提的建议也可行, 但他想把这个方向留给自己的学生, 材料系的T 教授可不好惹, 他的学生是动不得的。Alex也是个“实用就是真理”的权变家,为了专利这个大目标,他总是在左右调节,变来变去,管理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稳定性。G 同学看透Alex的小心眼, 就悄悄把自己的方案告诉Emma, 让她那正在找工作的老公Ben去拜访Alex, 反正Emma也是Alex自己的学生, 这样一来, 帮了Alex, 也帮了Emma, 双赢的事情, G同学还是愿意干的。没想到, 按下葫芦浮起瓢, Alex拒绝了Ben, 理由是他不是A大研究生,搞得Ben非常郁闷。
一年后, G同学发现Alex教授那里还没有人做这个方向, 就主动找上门。这回, G同学有足够底气与Alex教授讨论合作研究了,他私下进行实验,并增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 如使用最先进的LED发光二级管等。这回轮到Alex不好意思了,但又放不下面子来与材料系学生讨论建筑用光问题,就推说现在很忙,让G同学过几天来找他。
G同学为Ben的工作问题心急如焚。几天后,他第三次找到Alex,把研究工作方案交给Alex。其提出内置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一种能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可以显著增加日光照明系统的效果,商业应用前途光明。Alex以为然,同意雇佣Ben作研究助理,但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不能给G同学full credit for his role in the genesis of the idea, 因为办法是他最早在午餐会上提出来的,自己又没有适合的助手的前提下,让G同学占了先,而且具体实验还是需要只有酒店背景的Ben来进行,所以发表文章, G同学的大名不可能列在上面。G同学据理力争,这个研究方向从提出到G同学实施, 过去了一 年, 知识产权时限已过(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as run out.),他最少应该被列为专利作者之一。这时Alex感到万箭穿心,自尊心受到这个毛头小伙子的严重伤害,(Alex offered an indictment of G's behavior.),就以讽刺威胁的口吻对G同学提起,如果G同学坚持己见,低人一等, 寄人篱下的Ben只好另谋生路了。他知道,在中国人看来,有关系的叫送礼,没关系的叫贿赂,所以放心大胆地在G同学面前,张牙舞爪地威胁利诱,箝制言论。
G同学看出Alex教授的小心眼,就谈起Alex教授在一次午餐会上讲的油滴实验,“其真正发明者是研究生哈维·弗乐彻, 弗乐彻设计制作油滴实验,获得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基本电荷数据的时候, 大名鼎鼎的密尔根不在芝加哥。密尔根回来后, 以提醒的方式误导弗乐彻,学校规定博士论文必须单独署名。所以这第一篇论文必须只署密尔根一人的名字, 胳膊拧不过大腿, 弗乐彻为了博士学位, 没有别的办法,同意了这一建议。密尔根在1910年做为单一作者发表了第一篇油滴实验的论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做为交换, 弗乐彻在后面第5篇论文中做为唯一作者获得博士学位。密尔根以博士学位作为交换条件,剥夺研究生论文的署名权,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论文的作者应当是对科研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所有人,不能随便加人也不能减人。论文的署名权是不能做交易的, 密尔根应该让两人共同署名,其实这与让弗乐彻在博士论文中单独署名,一点也不冲突。博士导师不顾论文的实质性贡献,利用权势决定论文的署名权,这是不道德的”。[2] 其潜台词是,Alex教授的行为与密尔根并无不同。
这时,Alex教授刚愎自用的老毛病开始发作,脑羞成怒地咆哮起来,“我不把你列为专利作者,你又能奈我何?”
(2小时55分钟完成初稿)
Reference
[1] http://www.vanforum.org/32593314493161620171.html
[2] http://www.vanforum.org/1/post/2012/05/-1.html
李革胜, 2013-Apr-30
Emma是加拿大A 大学建筑系Alex教授带的一年级博士生,出生在非洲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后辗转到刚果。春暖花开,半年前和她的刚果丈夫及女儿来到温哥华,因为A大学建筑 工程系(civil engineering)给她5年博士生奖学金,研究全谱光线 (full-spectrum light),无眩反光 (glare-free)高层建筑设计。
Emma和G同学是在A大学专门为外国研究生提供的,高级英文口语班上认识的。当时,她坐在G同学旁边,穿着绿、黄、红三色刚果国旗袍, 加上她黑种人独特的魅力,一笑就露出洁白的牙齿,很黝黑精神的样子,看到G同学好奇地注视她装束,就主动与G同学答茬。告述G同学,她穿的是刚果国旗袍,绿色象征未来希望,黄色代表宽容自尊,红色象征勤劳火热。
第一天上课,大家互相介绍认识,并说出自己最爱的人,Emma说她最爱的人是她的刚果老公Ben。因为她老公为了她放弃在非洲的工作来到温哥华,陪她做论文夜不成寐,殷殷期待她拿到博士学位,所以她最爱她的老公 Ben。Emma的话让G扼腕动容,心中产生了共鸣,心有戚戚。G同学在温哥华见到太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女子,为了移民什么事都敢干,什么人都敢爱,唯独这位黑人小妞,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这在灯红酒绿,奢侈糜烂的温哥华实在难得。
Emma想给女儿打电话,问G同学借手机。G同学听她流利地用法语在电话上和她女儿交流,问用法语问她,"où avez-vous appris le français?" (你从哪里学的法文?)Emma见G同学懂法语非常高兴,就用法语告诉G,卢旺达和刚果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在那里人人都以讲法语为荣。她白天要在家照顾女儿,只能晚上到实验室做博士实验。因为初来乍到,不认识什么人,难抑自卑的的她想请G同学帮忙介绍她丈夫在A大学找份差事。她丈夫在非洲是做酒店管理的,做酒 店太辛苦,一直憧憬来温哥华换个行业做。G同学直言不讳地告诉她,自己只是个硕士生,能力有限,在温哥华认识人也不多,不过答应,只要有工作机会一定给她老公介绍。
Emma喜欢与G同学唠嗑,她给G同学写电子邮件一直都用法语,她不喜欢讲英语。因为英语和法语的差异,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非洲卢旺达法语中,过去式与英语 中的完成式结构是一样的。就如,她想说,“我昨天去公园。”英语是“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在法语中是 Je suis allé au parc hier, 翻成英语就成了,“I was going to the Park yesterday,"或 "I was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 的法式英语,让人莫名其妙。有一次,她告诉英语老师,“我昨天读了那本书。”正确的英语表达为,“I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在法语中为"J'ai lu le livre hier",看上去是个完成式, 她讲出来就变成了,“I have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我昨天已经读了那本书,常常被加拿大人误解为她想强调她已经完成了读书。恰好,G同学精通法文,颇能揣度人心,知道她想说什么,常替她解围,让她十分可心,两人渐渐就成了好朋友。多年以后,她还时常回忆起G同学帮她修电脑,手把手教她电脑死机后,怎样关机再起。
在一次英语口语速记班上,英语老师Wendy色厉内荏,是个香港人,5岁就来到温哥华,几乎不会汉语,讲得一口流利英语。一次速记考试,就是Wendy放一段录音,研究生们在下面用英文速记下来。G同学的习惯是课堂上用脑子背,简要笔记,下课后再凭记忆整理一遍。 所以,G同学的笔记比一般同学要好看很多,因为多做了功夫。为了速记,G同学发明了很多自己的速记法,如 ex =example, intro=introduction, ent=entrepreneurs 等等。有时,用一个关键词就代表整句话,因为G同学记忆力强,写个关键词,就会想起教授讲得整段话。 没想到,这个习惯让Wendy认为G同学的速记笔记糟糕,给了70分。而Emma写得一手好字,速记作业却得了90分,让G同学得到个教训,他认识到写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分有多重要,其实,G同学一点也不记恨交大的老师给其低分,他从来不是个记仇的人。那些年的荒唐事,其实都是鬼使神差,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要做的事,大家一起折腾的结果。
不过趁年轻多读些书还是好,知识对自己长远发展有好处,比如英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了英文才能走得远,Emma从小精通法语,现在不照样苦读英文? 她知道英文可以帮她走得更远,语言障碍就像镣铐阻碍她发展。
读过莎士比亚戏剧(十二夜)的人都知道第五幕,第一个场景的名句,"Out of question, 't is Maria's hand.'' 。Out of question的意思是“毫无疑问”,是副词性短语;而Out of the question 多了一个定冠词the ,则成了“毫无可能”的意思。一对短语一字之 差,意思却大相径庭。G同学曾经问过好多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 奥大利亚人,包括Emma都是一头雾水,对其区别毫无所知, 因为他们原著读得 太少了,而且从来不这么用古英语。所以北美学生读名著方面其实比较孤陋,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有本圣经可读,这一步之差,天差地远。倒是一位郁郁寡欢的印度同学,平时见面最多打个哈哈,因为他的印度英语从来没有完整听懂过,却知道这两句古英语的区别。所以,大学老师给英语评分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真的是“老师想给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所以用TOEFL,GRE加成绩单,导师推荐信的机械录取方式,错过了不少优秀学生,确实值得北美高校深思。
G同学在北美十四年知道,要进常春藤名校,必须是特殊人才,如特别优秀的学业成绩:比如SAT,GPA 5% 以上,或者特优的专长:或特殊的家族背景;或特别的经历:强有力的推荐人。一般诚实的普通学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就拿Emma的建筑学学历说事,她读建筑专业完全是因她画画的功夫好,就象中国的美院艺考的分数较高。要是硬考SAT,她的数理文字基础进加拿大一流大学门都没有。因为文化课成绩差,她老公Ben给她指了一条“捷径”:去找个补习班,参加艺考。Emma参加过一个四个月的“速成班”,有点封闭地狱魔鬼训练的意思。对于基础薄弱又没天赋的人,只有靠勤奋多练了。色彩和写生需要长时间积累,素描却是可以速成的。比如画个篮球或者鸡蛋,只需牢牢背诵用相应的背景颜色,暗部用相应的笔,怎样调合适的色调,怎样用力朝光线投影方向使劲刷,然后就花时间象个机器人反复练习。几个月下来,只要是画球形的物体,苹果也好,足球也好,考试成绩会非常高,当然如果换成风景,就可能露馅了。对标准模板进行依葫芦画瓢也是个快速成为画家的好办法,下图就是标准模版,蓝天不变,可以把麦子改成羊群,黄色变成白色。也可以把麦子变成玉米,向日葵,薰衣草,郁金香,水稻或高粱等,黄色变成紫色,橙色,绿色,或红色等等。同一个创意可以变成很多完全不同的油画。Emma当年申请建筑系前就是参加了这样的培训班,画球是她的长项。画风景时,她画的是农村田园风光,着重在农田中画了几个球形草甸子,获高分得以进入建筑系的。
当然,G同学自己从加拿大顶尖大学毕业,侃侃而谈如何进名校,就好像有老婆的人对着光棍在谈洞房花烛夜的利与弊,得与失,让听的光棍弟兄情何以堪。G同学在 A大学做过专职工程师。不断有朋友问如何得到A大学教职的事情,不回答不好,回答吧,又好像有好为人师,“站着说话不腰疼”似的。其实,经验教训这种东西最不靠谱。 “记得一次工作面试, 老板问曰”干过啥?” 答曰”你可否问啥没干过?”自咐没有自谦的睿智, 但自真还是有的。写下这些。原想将自己的经验传给他人, 成功有很多方面未必能讲得出来,而且也不能将运气的东西赠送给别人,因为运气只有上帝才能掌握, 所以主观臆断和 模仿别人的成功往往无助于自己的成功,但是学习他人失败的教训也许能避免自己的损失,。
凡 事 不 结 党 , 不贪 图 虚 浮 的 荣 耀 ; 存 心 谦 卑 , 各 人 看 别 人 比 自 己 强 。各 人 不 要 单 顾 自 己 的 事 , 也 要 顾 别 人 的 事 。温哥华生活论坛是我的个人网站, 它不是一个发泄私愤的地方, 凡事谦虚, 温柔, 忍耐, 弃绝愚拙无学问的辩论, 存心忍耐, 追求公义, 信得, 仁爱, 和平是方向”。[1] 所以G同学有时言语粗俗, 但他的知识并不粗俗。
其实中国学生在北美专业笔试都没有问题,就是英语口试不过关。中国人先天是 哑巴英语。在北美读大学,有个诀窍,见评分老师争取主动,先开门见山交代自己的短项,是中国人,汉语中没有“TH”辅音,“V"辅音发不好等, 请老师见谅,千万不要不懂装内行,也不要怕发音难听别人笑话。大学老师一般都听得懂,也能理解,因为他们都受过训练,知道教学法的,老实的学生反而不会吃亏。
G同学从来蔑视“三十不学艺”的祖训,到了四十多岁照样闻鸡起舞, 象小学生样背单词,背圣经。人到一定年纪,大多有暮气,学习主动性差。但G同学从来不固步自封,尤其学习外语,来自中文的抗拒力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在家 里,在学校只讲英文,拿英文当自己的母语操练。人年纪越活越大,越想做背单词的枯燥活儿,求胜心切,学起来一往无前象个高中生。
G同学专注自己的研究,他没有后悔在这个世界上度过的每一天。如果不是为了学习,就不会移民加拿大了。G同学常 以孔子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鞭策自己。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年在交大包图, 新上院,冷冷清清地自学德文和日文,读原版“纽约时报”,“波士顿邮报”,为的就是不想浪费时间。 G同学交大毕业时, 纽约地图已经烂熟于胸, 百老汇大街, 哈莱姆河大街信手拈来。他从没去过纽约, 但知道从泰特伯勒机场下飞机后, 到哪里可以租到便宜的的房子, 买到便宜的热狗, 怎么与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系的秘书与教授交道, 混到奖学金。所以G 同学在中国的同事绝对不准他去美国, 他去了, 别人还活不活? 这并不是G 同学想得多, 那个荒唐的年代, 这些听起来荒谬的事情, 都是真实的。
语言是科学家的敲门砖,生命线,一般对工程院士的最低要求是精通三四门语言。多学语言不仅是为了博趣,开阔眼界,而是为了理解。因为,很多有价值的技术文章是用日文,德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写的,直接看原文,比读翻译过来的资料,效率高很多。对院士来讲,读英译是欺骗和不负责任,是在混国家补助!院士只会日常交往和沟通,不能用英文表达思辩,发言时辞不达意只会给国家蒙羞。
英文写成的文字,常会打下自己母语的烙印。如果你懂一个人的母语,你就会懂这个人,也会读懂他那索然无味的英文。比如你精通日语,理解语境,你可以很容易判读这个用英语写文章的日本人,是习惯清晨写文章呢?还是喜欢开夜车行文,从腔调上,语气上很容易大胆推理,他文章中哪些数据是真的,哪些成果是夸大了的。因为上帝是不撒谎的,人的本性不会因为语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交大毕业时,G同学就学会了读作者的灵魂,不会被外面华丽的辞藻迷惑。G同学在温哥华如鱼得水,A大学各个院系都有他的身影,就是占了精通7,8种语言的便 宜。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G同学学外语玩命,跨度大,什么难拣什么学,一直坚持下去,总有笑傲江湖的那一天,这些绝对不是G同学的随便调侃。
日光研究实验室的工作其实很简单, 就是把铝合金平台用酒精打扫干净,Alex教授对清洁度要求非常高,研究生们必须用丝绒把平台仔细擦拭干净,用棉签把凹槽内的酒精灰尘擦净,有的地方需用牙科医生的牙钩把空隙中的灰尘胶仔细抠出来,再把玻璃胶分别喷在铝合金挂钩和镜片上孕育20分钟,在平台上把粘胶固化剂用压缩空气挤在玻璃镜片背后,再 把铝合金挂钩用弹簧支架压在镜片背面,用微米级的金属垫卷调整高度,并孕育20分钟, 用激光测定玻璃镜片的Profile,这是一个非常枯燥漫长的实验过程。
Alex教授非常严格,对失误零容忍,与虚怀若谷粘不上边。在G同学来到之前,他已经关闭了很多不必要的实验设施,常常当众训斥那些被蛊惑对程序态度不严肃的研究 生。他曾经在实验室工作报告中,忧心如焚地写道,所有对实验规矩程序的蔑视必须被停止,为此,他不在乎开除任何敢于挑战其权威的人。不少因自己无知,或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本科尖子率性挑战,在Alex那里常常功亏一馈,被扫地出门,出师未捷身先死, 每每令G同学摇头叹息。 所以,只有韬晦有术,避险有策,能做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研究生才能在Alex那里拿到博士学位。这让别人诸多诟话,G同学为此常常为Emma的遭遇唏嘘 不已,一直惦记给她老公Ben找份满意的工作。但Ben很爱他的妻子,再三要求到日光研究实验室工作,这一切,G同学都看在眼里。
日光研究实验室不是研究光能太阳能,而是利用阳光反射和聚焦的原理,把日光通过镜面反射送到地下或房间里,室内光线比外面还亮,甚至能采集月光,建筑节能,让地下室都有比室外更强的光线 。经过巧妙计算和镜面设计,让室内光线柔和,无眩反光。现在加入了电动电机,根据傻瓜相机聚焦原理,镜面反射自动对焦,象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永远把最强最合适的光线送到室内,室内的人还感觉不到光线变化,象电灯泡一样稳定, 是真正不用电的日光灯,室内光线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Alex教授的研究工作蜚声海内外,具有世界影响力。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本那比的不列颠哥仑比亚理工学院,甚至加拿大驻德国柏林大使馆都采用Alex教授设计的自然光照射系统。该系统用在高层建筑上,可以关掉80%的照明系统,即现在时髦的HVACRL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lighting) 系统设计技术, 是机械工程与建筑工程的一个交叉学科,是包含热力学thermodynamics,热传输heat transfer,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制冷技术Refrigeration与照明lighting的综合性学科。
Alex教授雇佣材料系硕士生G同学来建筑系做研究助理RA,就是看到G同学在重庆大学当教师时写给本科生的教材“热加工传输原理”。他慧眼独具,雇人讲求实用性,不图虚名,所以日光研究实验室效率很高,文章专利一大把。Alex教授的发明形成平行光束highly collimated beams of sunlight 来进行室内照明,用于天井,中庭,过道在白天形成无眩光日照,省电并符合建筑美学,对于办公大楼,商场设计都有明显优势。
HVACRL技术对于摩天大楼,海洋馆与大型工业建筑很有前途,甚至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与空气清新度等。Alex是个思维敏捷的教师,经常有好的点子,主意多得自己都没有时间,去付诸实现。所以Alex喜欢在午饭时间把研究生们叫来开午餐研讨会,加拿大人戏称为brown bag session,经常谈论一些他的鬼点子,但他点子虽多, 却又没有时间精力去付诸实施这些研究。一次,他边吃三明治边讲到,傻瓜相机的成像原理,即自动对焦功能,是依靠一挡小光圈加上广角镜头的景深来达到基本清 晰的拍摄效果的,虽然这类利用超焦距的简易相机适用范围非常小,对焦的精确度还是可以满足用家的需要。自动对焦功能可以使照片的清晰效率大大提高,可否把这个技术用于日光照明设计系统? G同学那天正好在场,深得要领,就主动与Alex答茬,这方面他G同学是专家, 可以通过精确设计, 减小镜面宽度, 并加微电机的方式, 内置LED日光灯等应该没有问题。Alex教授一口拒绝了G 同学的建议, 他认为材料系一个小小硕士生跑来建筑系大谈前沿科研, 建筑系当真没有人了? 他那时还不明白”工程伦理学”与”工程技术”同样重要,而他的实验室其实最需要的是工程伦理。
Alex教授有个小算盘, 虽然G 同学是个有心人, 提的建议也可行, 但他想把这个方向留给自己的学生, 材料系的T 教授可不好惹, 他的学生是动不得的。Alex也是个“实用就是真理”的权变家,为了专利这个大目标,他总是在左右调节,变来变去,管理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稳定性。G 同学看透Alex的小心眼, 就悄悄把自己的方案告诉Emma, 让她那正在找工作的老公Ben去拜访Alex, 反正Emma也是Alex自己的学生, 这样一来, 帮了Alex, 也帮了Emma, 双赢的事情, G同学还是愿意干的。没想到, 按下葫芦浮起瓢, Alex拒绝了Ben, 理由是他不是A大研究生,搞得Ben非常郁闷。
一年后, G同学发现Alex教授那里还没有人做这个方向, 就主动找上门。这回, G同学有足够底气与Alex教授讨论合作研究了,他私下进行实验,并增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 如使用最先进的LED发光二级管等。这回轮到Alex不好意思了,但又放不下面子来与材料系学生讨论建筑用光问题,就推说现在很忙,让G同学过几天来找他。
G同学为Ben的工作问题心急如焚。几天后,他第三次找到Alex,把研究工作方案交给Alex。其提出内置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一种能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可以显著增加日光照明系统的效果,商业应用前途光明。Alex以为然,同意雇佣Ben作研究助理,但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不能给G同学full credit for his role in the genesis of the idea, 因为办法是他最早在午餐会上提出来的,自己又没有适合的助手的前提下,让G同学占了先,而且具体实验还是需要只有酒店背景的Ben来进行,所以发表文章, G同学的大名不可能列在上面。G同学据理力争,这个研究方向从提出到G同学实施, 过去了一 年, 知识产权时限已过(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as run out.),他最少应该被列为专利作者之一。这时Alex感到万箭穿心,自尊心受到这个毛头小伙子的严重伤害,(Alex offered an indictment of G's behavior.),就以讽刺威胁的口吻对G同学提起,如果G同学坚持己见,低人一等, 寄人篱下的Ben只好另谋生路了。他知道,在中国人看来,有关系的叫送礼,没关系的叫贿赂,所以放心大胆地在G同学面前,张牙舞爪地威胁利诱,箝制言论。
G同学看出Alex教授的小心眼,就谈起Alex教授在一次午餐会上讲的油滴实验,“其真正发明者是研究生哈维·弗乐彻, 弗乐彻设计制作油滴实验,获得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基本电荷数据的时候, 大名鼎鼎的密尔根不在芝加哥。密尔根回来后, 以提醒的方式误导弗乐彻,学校规定博士论文必须单独署名。所以这第一篇论文必须只署密尔根一人的名字, 胳膊拧不过大腿, 弗乐彻为了博士学位, 没有别的办法,同意了这一建议。密尔根在1910年做为单一作者发表了第一篇油滴实验的论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做为交换, 弗乐彻在后面第5篇论文中做为唯一作者获得博士学位。密尔根以博士学位作为交换条件,剥夺研究生论文的署名权,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论文的作者应当是对科研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所有人,不能随便加人也不能减人。论文的署名权是不能做交易的, 密尔根应该让两人共同署名,其实这与让弗乐彻在博士论文中单独署名,一点也不冲突。博士导师不顾论文的实质性贡献,利用权势决定论文的署名权,这是不道德的”。[2] 其潜台词是,Alex教授的行为与密尔根并无不同。
这时,Alex教授刚愎自用的老毛病开始发作,脑羞成怒地咆哮起来,“我不把你列为专利作者,你又能奈我何?”
(2小时55分钟完成初稿)
Reference
[1] http://www.vanforum.org/32593314493161620171.html
[2] http://www.vanforum.org/1/post/2012/05/-1.html

下图就是标准模版,蓝天不变,可以把麦子改成羊群,黄色变成白色。也可以把麦子变成玉米,向日葵,薰衣草,郁金香,水稻或高粱等,黄色变成紫色,橙色,绿色,或红色等等。同一个创意可以变成很多完全不同的油画。(该画为一河南高校女教师处女作,有意购买者请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