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2015 0 Comments G是谁?G是谁? 李革胜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G同学在移民加拿大前夕,一个自称是总理秘书的人找他吃饭。望着门外黑色的奥迪车,G同学准时赴约去了。来人操标准北京音普通话,个别字还是能听出上海口音,估计是年少时在上海求过学。他问G同学出国前有什么愿望。 尽管两人从未见过面,那天晚上在饭桌上平时滴酒不沾的G同学竟然喝了些白酒,他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过去。G同学甚至花了30分钟特别强调自己在交大的两次补考经历 ,对方从头到尾一声不吭。来人最后冒了一句,“你这个事情太小了,我们管不了,你要走就走吧,我们同意你走。”G同学就这样大模大样地离开了中国。多年以后,有人给G同学捎话,我们只是同意你公派出国,没有同意你移民加拿大.......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北大地质F同学当时也在场。在最后的晚餐,她一个劲地拍G同学的大腿,G同学知道这是F同学在报复他,因为G把上次在燕园吃饭的事告诉了自己的太太。G同学后来一瘸一拐地走出餐厅,他指着F同学的背影对来人说,可否让F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一语成箴,翌年秋天,F同学顺利成为加拿大A大学研究生。G同学现在都不知道是谁把F同学请去的,当时绝对没有F同学是“三陪”的感觉。G同学移民加拿大18年后再次访问北京,在北大东校门,当他听见校园保安通知”骑电单车的老太太不许进校”。G同学蓦然回忆起他与F同学一起去五道口喝手酿德国啤酒,两人结伴去双榆树街吃羊蝎子的场景,不由泪流满面。 《没有准备好的学生》其实是在讲一个人的伦理故事,本书是技术伦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之一。文章结尾的“伦理观点”部分虽有狗尾续貂的嫌疑,但那是笔者尝试的一种写作手法,用丰富的思想与合理的思辨去确立这种写作方式在文坛上的地位。毕竟要达到莫言那样的文笔是需要多年辛勤的笔耕训练,而思想内心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写作不是少数人特权,应该是普通大众的文化活动。会说话就会写作,没有受过专业写作训练的人也可以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当作家进行写作实践。写作是心灵的诉求与感动,写作也是面镜子,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知道自己的内心想法是多么幼稚与矛盾,才能重新审视自己并自我批评。毕竟敢于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变成文字写下来,向所有的人敞开心扉,这本身就值得尊敬。本书目的之一就是试着作个榜样,试着用这种中英混合方法去改变人的阅读习惯。 《没有准备好的学生》的写作方式本质上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一个人的伦理问题,读者从这一角度就可以明白W,F,J,H,W 等人有时是男生有时是女生,其实他们在作者眼中不分男女老幼肤色种族完全是一个人。这种写法不是笔者的发明,夏娃他玛与拔示巴,喇合与路德就是同一个人(灵)。这种文学手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由的翅膀任意翱翔,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人有不犯罪的自由。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笔者组织文章时尽可能用较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 根据“六度空间理论“,人物设计最多六个人就够了。《没有准备好的学生》场景设计一般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最多不超过六个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少不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一些内容是笔者悟出来的实验品,希望对文学创作有点贡献,如《北大法学》用的是正话反说的手法,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毕竟本书的写作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写给少数专业人士参考的。写作实践完全是笔者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时间就写一点,所以看上去比较拖沓复杂,组织结构不清晰,感觉是率尔之作。尽管读起来很凌乱,其实逻辑性非常强。从一些小地方还是能看出笔者的写作路线,如《卡尔加里》是用“山”的成语串起来的,《大温哥华》是用“水”字作为内线贯穿全文的,《酗酒罚单》是用“酒”来组织的等。笔者尝试把干巴巴的技术伦理案例用文学手法来描述,用成语可以把内容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避免因词穷引起的尴尬。正话反说让作品更丰满,一些情节用了夸张的手法让故事更加传神。引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技术伦理,内容通常用前后呼应中心思想一致的思路来叙述,即”契科夫的步枪”文学手法。文章开头看见墙上挂了支步枪,文章结束时又见那支步枪。 实际上,《没有准备好的学生》 模仿了《圣经 -以斯帖记》的写作风格,用交大材料系《普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两门补考差生G同学,以假成绩单在加拿大读硕士和打工为主线,北大地质系F同学在加拿大读博移民,北大物理系卢刚杀人等事件为铺线写成的。笔者认为技术伦理问题最终还是应该用道德的方式去解决,故试着用春秋笔法写了些故事隐藏在背后。有的老外不喜欢“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这类词,认为这些词代表种族歧视,笔者写作用这些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可能代表种族歧视,大多数长期呆在北美的中国人都有做“二等公民”的感受,笔者是被环境逼着认识到中国人看上去是“低人一等”的,尽管笔者从来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特此说明。 全书以 “材料物理”,“大学”,“实验”,“准备”,“文章专利”,“考试”,“基金”,“筵席”等从谷哥上搜索出来的关键词为基础,用特制的程序合成一篇篇工程伦理案例,通过G同学在实验室的硕士工作与社会实践串起来的。其目的是让人在科研工程实践砥砺前行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里面一些结论是G同学的本能直觉与反复斟酌的循环论证,有的属于无根据的指责,所以常与真理擦肩而过。因为伦理(ethics)与道德 (moral)本质上是是一种循环定义,人们喜欢用其中的一个来定义另外一个。概念看上去简单, 实际上是用途很广, 威力巨大的思想武器。其实写历史与写科幻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写过去,一个是写未来,都是可以借古未喻今。anyhow,人类历史其实是一部与罪恶做斗争的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的,笔者的历史思想观点还是表达出来了的。 首先,G是个职业学生(a professional student),G同学有三大法宝, 1学习爆发力和强记功夫, 2. 高中, 本科打下了一流数理化和语言文字基础, 3. 考场现场发挥状态好, 心里素质稳定,身体健康。他在别人辗转难眠时, 也能安然入睡。G同学的优势就是基础好,学得快,A大学三百多个系的基础课程,他二十年前在中国就悄悄学完了的,任何基础课他只需两周时间稍加复习就可以过关,知识储备方面他没有任何后顾之虞。G同学虽是材料背景,他的知识面可以给本科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地球,计算机,机械,生命科学;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G同学本身就是一所大学,这种知识结构与他长期勤奋的准备工作分不开。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学校长普遍只精通本专业,其它专业就是门外汉。其实大学校长们只要稍微用点功,完全可以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 《三国演义》七十六回: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G同学也有一些优点,他是个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人,比如他刚进诺奖获得者W院士的办公室时,是以崇拜学术大牛的心情,拜访完W院士发现其学术不端马上180度转弯,回来就写W院士的检举揭发信,这是G同学对学术大牛从崇拜到失望而产生的愤怒。G同学认为Q的博士论文水平低,就直言不讳地告诉Q博士说你不是PHD,你是高中。G同学还是个用脚做调查研究的人,为了证明伊朗同学M博士的电镜照片是假的,他竟然可以半夜去电镜室调查。G同学从来都不是一个只替自己考虑的人,名誉地位金钱从来不是他追求的东西。 其次,G显然是一个没有准备好的学生,明明是自己成绩单作弊,偏偏把其他同学的作弊行为拿来为自己辩护,并冠以伦理道德显示冠冕堂皇。从这个角度,他的确是个没有准备好的学生,笔者这样组织材料为了试着说明只有上帝才具备真正的道德伦理。G同学与其他人一样也有预见性,12岁那年,他猜测老师们会作弊把五个女生送进重点中学,就跳出来抢先说破。18岁时,他看到S同学给老师行贿,知道S同学会被送去复旦,忍不住说了出来。在交大他估计成绩平平的Wong同学会被包装成本科全A学生,送到美国,也是禁不住脱口而出。他知道A大学无论如何不会让他当校长,但又找不到更好的人选,就顺水推舟找个演员。这些事体让人觉得G同学有背景,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做,从不拉关系走后门,只是善于观察而已。 不喜欢G同学的人认为G是个“左手进,右手出“的人,他得到的利益马上转手给周围的人,从不留给自己,这样周围的人都得过他的好处,其本质是在贿赂所有的人。这样做看上去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让别人欠他的人情。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A大学机械工程系Sara教授答应给他一份优厚的博士奖学金,他马上转手给自己的同窗Huang博士。看上去G同学也是一个不愿意负责任的人,明明是成绩单作假进入A大学研究生院,他非要把小学升初中的事情拿来当遮羞布。 G同学从小就习惯跳跃性思维(Jump Thinking)常常不依逻辑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并再一步推而广之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事情。G的跳跃性思维往往让他一念之间做出些不可思议的决定。比如,他喜欢用第一印象判断人,灵魂被唯物主义者定义为思想、情感、意志,唯心主义认为:人有什么样的灵就是什么样的人,有神的灵的人就是神,有撒旦的灵就是鬼附身。人心里想什么脸上通常就表现出来,用外表判断人有些时候还是挺准的,因为人心里想什么脸上就表现出来。比如,他第一次读Q博士的论文,就感觉其地道华丽的英文是找枪手写的,后来一调查果然是这样。他看到伊朗同学M博士的电镜照片凭直觉认定是赝品并找到了很多证据。据传山本五十六到了美国,他看到的是美国工业的强大。可能G同学是个小人物,美国人觉得没有必要在他面前作弊,G同学在美国看到的与山本五十六完全不同,他看到的是一个更真实的美国。G同学一下飞机,他看到美国到处都是机场,马上得出结论,人类从未去过月球。看到美国到处都是加油站,他就做梦:如果登月登火星的燃料能够在纳斯达克上市,汽车只需要一年加一次油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三天两头往加油站跑。G的跳跃性思维让他做出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事,他看到M偷东西竟不去报告或直接提醒,只是怕伤对方自尊心,怕对方被开除老婆孩子生活困难。一个典型的捡芝麻丢西瓜,没有准备好的学生。 当然G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当北大 Mary 向他表示好感,他却认为对方为了移民接近他。有时候他也摇摆不定,标准不统一。在沈阳他宁可欺骗移民官为了让交大同窗J同学顺利结婚移民,而在温哥华他又叫J去移民局自首。一句话,捉鬼放鬼都是他 。有人说G在玩人,如G同学把F同学带到加拿大, F好不容易得到枫叶卡,他又诱惑她去交大当物理老师。人算不如天算,«硕士学位»一书不知不觉就写成了本«训妇记»,这与笔者给重庆交大写技术伦理教材的初衷大相径庭,也是作者事先万万没有想到的。 G看上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爱心,当然这里讲的爱心是耶稣对全人类的那种舍生忘死的大爱。其实缺乏爱心是几乎所有精英的通病,G还有个毛病是不懂得感恩,H同学睡在男生寝室明明是一番好意,他借口被猜疑流氓活动与她保持距离。G还有虚荣心,小聪明,明明是个大学恋爱失败者,非要把众多与他毫不相干的女生扯进来。谁不知道交大是个和尚大学,男生多,女生少。想的比算的多,说的比做的多,十处打锣九处有他。他却任何事情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是一个只有信心没有行为的人。看到Lucy与Mary争风吃醋吵架,他不去劝架平息矛盾,却搬根凳子坐在那里饶有兴致地观看两个女人吵架。 有人说G是伪善,这是对加拿大社会具体情况不了解的原因。在中国一个人快要饿死了,未经许可拿点东西吃不算偷。在本书中分析的案例中没有人穷到这种情况的。 G同学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 08/08/2015初稿,26/11/2016第二稿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李革胜
CategoriesArchives
August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