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4 0 Comments (6)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没有准备好的学生 - 毕业以后 (6) 科学基金 李革胜,2014-2-12 G同学在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基金会谋到办公室助理的位子,Head Office Administration Assistant。F是基金委综合办公室主任,G同学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事务性工作,包括给基金项目申请书编号、收发处理信件、接听电话、撰写公文、项目档案管理、操作传真、接待访客、参加会议并记录、参加应酬、外勤工作、或其它F临时交办的事项。 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基金会与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类似,但历史要悠久一些。它的前身是七十年代从加拿大的科研国家队,国家研究院的基金管理部门独立出来的,主要资助加拿大各大学的基础研究,基本功能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一样,都是政府资助大学的科学基础研究。只不过美国自然基金(NSF)1950年就创立了,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具有世界影响力。NSF是比较权威公正科研基金资助单位,它的评委会正常情况下有七个专家组成,一般需要四位评委通过才能拿到基金。NSF资助的决定权完全在评委会,不象科技期刊,评委的意见仅供参考,最后决定权完全取决于期刊编辑。 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是借鉴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构架,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学部委员建议,把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组合起来,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德国基金会的帮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从开始到G同学移民加拿大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申请书堪称中国信息量最大的表格,小小一页A4纸要填上百个信息点。因为是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它与德国基金会的项目申请书大同小异,象个照葫芦画瓢的山寨,只不过一个是中文,一个是德文,但其严谨程度在当时中国无出其右。师大物理系F教授是86年年底得到的“及时教学-反馈法”国家基金资助是最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一,G同学所在的交大材料班87年有幸成为其研究对象,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G同学平时在办公室打杂疏于动笔,在基金委的日子很少写工作日记。人生如白驹过隙,十年过去了,G同学只记得些一鳞半爪的往事,许多过去的事情逐渐淡忘,现在写出来的只是脑海中浮现的点滴回忆。 基金委Clerk并不检查项目申请书,Grant Proposals 数据本身真实与否,基金评审人完全可以把一份项目胡说八道一番并堂而皇之地建议拒绝资助;也可以把申请人大肆吹嘘一番,如何观点新颖,如何世界领先,并建议马上资助,因为这并不违反申请程序。基金委工作人员只需检查申请程序对不对,程序对了,专家建议资助,学部主任就让G同学所在的综合部编号,这等于项目已经被批准,申请人踏踏实实在大学里等国家拨款过来就是了。对于基金委来讲,一切手续齐全的,都是合理的。至于评审专家人与项目申请人有什么私人关系,基金委并不在乎。 关于基金项目评审的人数,创新基金一般是一个主审加四个涵评盲审,科研设备基金二至三个评审,博士后基金及研究生奖学金因为金额小常常只有一个评审,有时基金委内部专家审查通过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约了大量涵评时间,学生入学是等不得的。F忙起来一些小的研究生奖学金甚至让G同学看看没什么问题就通过发出去了。每个创新基金项目虽然都有4-5个涵评盲审,每个评审给出优先资助,同意资助与不同意资助三项选择,评审委员会结构与学术期刊审稿类似,基金委学部有个主审就像期刊主编一样,其意见通常是最终决定性的。科学基金的评审通常都想讨好基金委的主审,因为主审有权决定该年度哪些专家可以成为基金评审。如果评审意见与主审意见严重偏离,当然,这也并不一定表明评审的意见就是错的,也不能说明评审的质量差。翌年,主审可能就不邀请该评审参加该年度基金涵评盲审了,谁愿意找个对头来共事?有评审因为害怕被秋后算账而不愿讲出来而已,质疑是科学家的基本权利,不能质疑的可能才是最有问题的。科学前沿问题,要挑刺容易得很,有人的地方就有阴谋诡计,全世界都一样。G同学其实特别反感不加区别的所谓民主评议,比较赞成五位通讯评审专家,根据盲审具体意见实行一票否决制。他曾经跟F聊过,“从众率”越低的学部,几年后证明都是资助了正确的方向。有个3D打印项目申请,五个评审人,四个同意推荐优先资助,但一个坚决不同意,通常情况下,四比一,少数服从多数,基金委肯定会优先资助该项目。G同学仔细阅读了其中2,000字的否定意见,他在基金委早就养成只看差评的具体意见,对于时髦的科研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感冒还流行呢,时髦的东西很少有长寿的。不然有评审看到有的项目存在明显漏洞确实不可行,却最终得到了资助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G同学感觉四个主张优先资助的评审意见有些敷衍,而差评讲的问题很致命,遂向主审建议该项目不该“从众”立项。有评审提醒过G不要下杀手太狠,评审项目时,要多宽容,不然同行看到你这样无情评审别人的申请,等你申报项目时,会得到同样的待遇,因为同行评审互掐必然导致自己的学科获得项目数远远少于其他学科,只有互相抬举,一荣俱荣,才能得到联邦政府更多的资助。G同学在基金委也看到过去年被铁证否定的一个项目,第二年原样一字未改交上来,换了五个通讯评审专家,最后却得到资助,只晚了一年而已,何必得罪人呢?有评审悄悄传授G一个评审窍门,按黄金分割的比例优先资助项目,取交集,争取自己的评审项目有三分之一得到资助,这样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G同学刚到基金会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基金评委们喜欢查申请人背景,如果是剑桥牛津常青藤,首先印象分就好。G同学曾经给F嘀咕过,不知道她注意到没有,名校背景的评审人总喜欢给校友资助,The devil you know is better than the devil you don’t, F不置可否,她只是叫G同学拿出证据来。G同学后来悄悄做了个申请人和评审人毕业学校,肤色,国籍,宗教等关系图,并统计得出结论,获得国家基金密度与到渥太华的空间距离成反比,她才不作声了。听上去让人无语至极,加拿大与中国并无不同,都是人情社会? 其实两者仍有不同之处,关键是违法与合法的区别。 加拿大科学基金竞争蛮大的,它对文章要求特别高,如果申请书的参考文献有付费的SCI,或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 Proc等期刊因名声不佳而被列入基金委黑名单,因很可能在Clerk Review时就被拒了。在中国发表的文章如果不是在学科TOP 10之列的核心期刊,clerks看都不看直接丢进废纸篓,文章少也不行,多了也不行,SCI多了,那就是灌水的嫌疑,文章少了不能说明问题,没有创新点,也不能资助。文章不在多少,关键在对技术进步有无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国家基金都是从实用性和前瞻性的角度给予支持。 申请科学基金过程有点类似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规律, 优胜劣汰,好的研究成果才能拿到钱。 G同学是个临时性合同工,但他知道的信息可能比基金会主席大人还多,关键是他有强记禀赋,理论基础夯实,平时在意留心各种有用的信息,他一直在做准备。在政府部门,加拿大和中国一样,”官越大越容易犯低级错误。可能是位高权重,高高在上,时间一长,免不了骄傲自大,低级错误不断。相反,在公司位置低的员工,平时低调谦虚务实,努力工作,业务水平随时间稳步增长。”[1]所以,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基金会故意雇用大量临时工,来对付那些敢于挑战其权威又不能开除的雇员。所以,只有能做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才能在F那里拿到足够的工作时间。这让别人诸多诟话,G同学常常为此唏嘘不已。 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基金会的项目资助分得非常细,有创新概念基金,有专门科研仪器设备基金,有国际合作基金,有科研人员培训基金,有学生奖学金,北大地质系F同学就是靠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基金会的学生奖学金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常是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杰青项目等,一般的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奖金,差旅费都包括在项目经费里,没有象加拿大那样分得非常清楚。 基金会主要是资助加拿大各大学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并组织一年一度的基金评审工作。每年评审很忙的时候,基金会就从各大学抓差,G同学常临时被抓到渥太华帮忙。加拿大基金委的工作主要是些事务性日常工作,与中国一样,基金项目评审还是要靠专家。只不过,中国是主要是立足国内,依靠自己的专家。加拿大是个多元化移民国家,科学基金评委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种国籍,各种背景的专家都有。当然主要还是来自美国与欧盟的白人专家,也有来自澳洲,日本,韩国,印度,甚至中国的科学家。有次F让G同学推荐一位中国搞高温合金的专家参加拿大基金评审,G同学马上想到了英文基础好的中科院H院士,遂向F举荐了他,因为推荐是匿名桌面下悄悄进行的,到现在H院士都不知道是谁推荐的,因为保密是办公室行政助理工作的基本原则,G同学从没向他提起过此事。G同学经常接触基金委的一些机密文件,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了解不少机密,如不注意保密,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G同学非常遵守保密规定,总是认真做好保密工作。H院士不知G同学推荐过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在那个年代,这都是真实的。基金同行评审有偏见、剽窃、妒忌、诽谤等缺点,因为同行本身就是竞争者。除了基金委给予评委补助Stipend,同行盲审都不涉及实质性的金钱交易,但基金委给的补助与加拿大教授的薪水比较起来,本质上还是属于无偿工作。从金钱收益的角度看,评审员完全是自愿花费时间评审基金项目申请书,而基金委也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时间来找寻邀请适合的基金评审人,基金同行评审毕竟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不速之客G同学到加拿大基金委前,Clerk的工作主要是组织专家评审项目,通常他们并不花太多时间细读项目申请书及已发表的科技文章,没能力也没精力去区别文章中数据的真伪,所谓的clerk review只是一个形式,只检查基金申请程序对不对,申请表格是否规范,如是否有本人签字,或在申请书头上有无名字的首字母,initial,生日地址是否正确等大众化的东西。有次,多大化学系Wilson教授在申请书上忘了一个签名,F逼着G同学往多伦多打电话,发传真,忙活了一下午才搞定,看上去,G同学整天在基金委综合办公室务虚。 基金委Clerk很多都是文秘背景,不是Science出身,虽然也有一些Science,Engineering的博士,硕士。隔行如隔山,科学基金申请书对基金委职员来讲就是天书。Clerks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哪有什么时间用来研究具体的科学问题?他们没日没夜地忙于基金委日常政务,宵衣旰食之余,还有多大的精力潜心于具体科研? 本来肚子里墨水就有限,就算原来有些学问的,这几年行政官当下来,也是荒疏不少。当然, 术业有专攻,很难说一天到晚科研看书搞学问的行政官是个称职尽责的好官员。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行政事务铺得太大, 花的时间太多,博士硕士的学问也难免荒疏。所以,基金委的正式员工对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具体内容都是能回避就回避,而且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底细,必须在学术上装逼,不然你一个门外汉如何组织专家评审?这方面G同学发现F是职场老狐狸,她口才极好,接触过她的科学家都对她的务实作风和迷人风度赞赏有加,她在科学家面前是个天才演员,英文背景的她虽在科学工程方面目不识丁,但从没露馅过,她的底气来自于身边有不少象G同学那样临时招来的且不奢赐教的理工科高手。 很多资历较浅的科学家很喜欢F。一天,麦大机械系年轻的助教George博士上门请教F如何申请国家科研基金委,他完全被F的外表迷惑,主观认定她是机械领域内行,他悄悄向G同学自谦,自己的问题是“三不能”,不能提出具体的问题; 不能有力地展示自己的学识; 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路。渥太华的法律是砍一棵树必须种一棵,那天F叫G同学去Homedepot 买了高约三米的西伯利亚香柏,siberia cedar,很便宜才20刀/棵。George博士正巧走进来,看见G同学一个人在忙活种树,遂上前帮忙,两人在后院用铁铲挖个小坑埋好,浇上水,前后不到一刻钟。G同学对George博士的热心第一印象非常好。 George博士知道对于他这个新手来讲,申请书撰写的细节问题是其致命弱点,文章撰写的确不能一蹴而就,是个人长期训练的结果,短期恶补是没有用的。他知道,文章润色是个技术活,假如因为这个问题而被被基金拒之门外,那不能怨评审,只能说明自己的态度不端正,文字功夫太差。George在读博期间曾被一位教授抓着辫子不放,他的一篇法文摘要是直接用谷歌翻译转换过来的,写得太烂,这让George有口难言。所以,他不想在文字上再被绊倒,直接找到基金委求助。 年轻的科学家登门请教通常都很实际,他们非常希望能学到一些申请基金和得到资助的技巧或窍门,但G同学发现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如何选择研究思路,关注科学进展,似乎只有得到经费才是唯一需要关心的问题,这种走捷径急功近利的想法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加拿大,美国,德国与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内容都大同小异差不多,“申请项目的预期结果及其科学价值和意义”,“科学问题或假说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创新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一句话,无非是要求申请者具体解释“做该课题的重要性”,“怎么做课题”,“为什么资助我做个课题最合适”等。项目的创新性、实验技术路线和前期研究基础通常是决定申请项目能否得到批准的三大要素。所以项目申请书中如何凝练创新点、完善技术路线和前期工作阐述是申请书中的重中之重。全世界的年轻科学家都一样嫩,他们经常分不清什么是基础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对于学术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界定,厘清与精炼功夫欠火候。 年轻的科学家缺的是对科学问题的总结凝练,不知道如何明确地提出科学问题,并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及如何以科学问题为主线来撰写基金项目申请书。另一个就是人脉与尺度问题,年轻人对基金评审的要求完全不了解,对接受或衡量来自评审的正面评价或负面评价采用的尺度是否统一。有博士后第一年申请未果,评审明确提出文献老旧,该博士后精选并加上最新的参考文献第二年继续申请又未果,评审意见明确指出“参考文献太新,经不起时间考验”。第三年再申请却无所适从是保留文献?还是去掉文献?该接受哪位评审的意见呢?前沿科研具有时效性,一个申请了三年的项目,评审都产生审美疲劳了,完全可能从独具创新变成没有毫无创意。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通常不太了解本领域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更逞论提出有创造性的科学原理或假说,并提出令人信服的独到的解决或验证方案。比如“本项目拟将稀土铈和钆分别加入钛--铝二元铸造合金, 加入量为0.05~0.5%. 研究了铈和钆的加入对合金组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预计加入稀土的铸锭具有三区组织: 铸锭表层细小的等轴晶区,离开表层的柱状晶区和心部的粗大等轴晶区; 铸锭热处理后得到全片层组织. 希望得到如下性能,加铈和钆的合金晶粒的平均尺寸分别为440μm和410μm. 热压后, 加入0.15%钆的合金具有更细小的全片层等轴晶粒, 其平均尺寸为140μm. ”[6] 以上的段落只是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没有任何科学问题的精炼,很难从经验丰富的同行竞争中脱翼而出。年轻的科学家写基金申请通常缺乏分寸感,他们大多不知道该把基金申请书写得fancy,噱头多点好,还是尽量朴实谦虚点好。为了得到基金资助,随便放卫星,很容易引起评审专家反感。而写得太谦虚,显得自己底气不足,前期工作太少,功力不够,评委又看不上眼。 在G同学看来,加拿大大学的教授们其实只在做一件事情,不停地写基金申请,具体研究只是由下面的研究生自己在搞,因为教授除了攥写大量的基金申请,根本没有时间做研究,而基金评审本质上是同行竞争者之间的相互评价的结果。所以大学教授通常没有精力按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因为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猜想和解答同行评议提出的批评,如何避免利益冲突,自己又获得最大利益。至于原创的idea,可能会被竞争者抄袭或直接枪毙,原始创新的idea毕竟还没有被证明可行。而且,当一个项目结束时,人们往往会发现科研结果和他们之前想得的结果南辕北辙。同行竞争者可以用各种理由拒掉你的原创观点,并“拿来主义”用于自己的基金申请。所以,写基金申请要考虑同行评审的现状,很多所谓老专家早已不在一线搞科研了,不能指望他们能看懂你所有的创新观点,把最新的研究放到申请书里必须考虑同行专家能否看得懂,或必须把你的新思维用通俗的话讲出来,最好外行都能读懂。世界上本来从来就没有公认的学术观点与成果,最新的学术思路从来就只有少数真正的专家才能发现,过于独特的学术观点,通常很难获得共识性的支持。如果一个学术观点己经是公认正确的知识,它就已经不是值得创新基金资助的科研,而是公共常识与通识,真正的专家们早就已经不再对它感兴趣了,也不再是基金委创新基金资助的对象了。 本质上,科学基金也是种风险基金,从道德的角度看,把经费给予已经证明自己有科研能力的人,比给还没有证明自己能力的人,这样好象就没有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前者应该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发现有资助价值的项目也是评委的责任。如果申请人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千里马,还要评委干什么? 基金委要求申请项目必须有创新性,现在能读到博士的人都知道,不借鉴前人完全的创新性根本不可能。G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没什么创新性的申请照样能得到国家基金资助。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申请人会写,这本质上是哄骗基金评审人上当。老生常谈的科研课题,即把别人做过或以前做过的东西稍微改变实验条件再做一遍,申请人利用其语言文字能力写出篇优美地道的基金申请书,也可能得到资助。G同学曾翻阅基金委的档案,发现当年有个批准项目是关于老生常谈的光能研究,该基金申请书写得轻松自信,英文地道细腻优美,一些华丽流畅的英文表达措辞从没见过,实验技术细节控制得完美,层次感逻辑性如水银泻地般流畅,无懈可击,知识全面完整,章节过渡自然,层层递进,既有课题依托又有应用背景,其思路清晰,立论有据,实验设计详细,数据可信,理论分析翔实,并附有高质量的SCI论文,评审人想质疑的问题在阅读其申请书的过程中逐一得到了答案,因为申请书写得事无巨细,象篇科普精品,外行都很容易看懂。这样的申请书让人容易理解接受,并有很强的启发性,醍醐灌顶。G同学当时在基金委资料室一口气读完,因为从阅读基金申请书的过程中,G同学得到大量光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这样的申请书,评审人大都愿意花时间细读,因为他们在阅读申请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学到很多东西,这个技术思路新颖,可否用在我的领域?这种申请书读起来让人感觉爽,评审人读后即使明知缺乏创新性但仍不忍把该基金申请拒掉,甚至不知不觉在评审意见中写出,“有研究资助意义”,“值得资助”等褒扬意见,即使名额有限,被评审人忍痛拒掉,该申请书也会让评审人产生心理负罪感。这类申请被拒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评审人讲了一大堆好话,最后结论却是不同意资助,让申请者啼笑皆非,不知道是什么逻辑。因为基金申请是否成功主要是过去的基础,现有的条件,项目的意义以及运气。 当然也有技术创新性的申请被拒的个案,G同学曾在F的废纸篓里捡到过一份基金申请,经过仔细审核,G同学发现该研究具有原始创新性。可能是亚洲移民的原因,英文功夫欠佳,吃了语言的亏,申请书是用老式打字机写的,很多单词拼写错误无法用MS Word或Google Drive纠错,语法错误连篇,给人感觉申请人不怎么重视基金申请,甚至让评审认为申请人科学态度不严肃不严谨。如果评审人产生了这种感觉,基金申请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申请书中的字体大小Font, Size也不统一,有的用12号字黑体,有的用11号斜体,物理量单位也混乱不堪,国际单位与英制混淆不清,比如温度单位摄氏度与华氏度经常不统一。G同学是过来人,他推测该申请人在亚洲科研用摄氏度,在美国用华氏度,但基金委的Clerk是不会花太多时间去考虑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在Clerk Review过程中以格式不合规范拒掉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筒。后来,G同学把该个案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上司做了汇报,并提出,如果对技术进步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仅仅靠语言文字能力骗取基金实不可取。本末倒置仅以申请书质量给予资助,则是在资助申请者的写作水平与文字组织能力,而不根据申请者科研能力进行资助;同样,不能仅仅以英文质量差而拒掉有价值的科研。关键在于基金申请是写给同行专家审阅的不是自我欣赏的,必须得让基金评审看起来舒服拍案叫绝才能达到资助目的,而写出优秀的基金申请书的能力不可能“一夜得到大智慧”的,这需要刻苦和毅力的。 G同学继续写到,如果大家的项目都差别不大的前提下,细节这时当然就重要了,从基金委的立场上看,如果不把钱资助出去,下个年度财政部就减少科技投入。从评审的良心立场,项目确实没有资助价值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评审对基金申请书不应过分苛求细节,任何新事物都有瑕疵,真正的专家是不会抓住别人的辫子不放的。只要大的方向没有问题,项目对科技进步确有实质性的推动,小的细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能轻易解决的就可以资助。好的评审能发现申请书中的亮点并能指出一些细节问题,申请书中的瑕疵不应影响评审对该项目的总体判断,该给正面评价的必须正面评价。所以,评审应该是在该领域或类似行业实实在在做过科研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该领域做科研的艰辛,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也是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不拘小节的魄力和思想境界,不被外表华丽的语言文字欺骗与项目处理公平不偏心无偏见是基金项目评审人的基本素质。错别字、格式不合规定、由于作者失误引起的引用数据错误都不应该成为不资助的理由。基金申请书与博士论文不同。博士论文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细节必须修改,因为博士论文是公开的学术档案记录,对任何错误都是零容忍。而基金申请只能是看该项目是否对科学技术进步有无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是否值得花纳税人的钱资助。 基金评审不应该过分追究细节上的瑕疵,但评审人对项目申请评语用词必须谨慎,特别是年轻人评审老科学家的项目申请,用词不应该太尖锐,不可严责老年人,这是常识问题,侧面打听一下老头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再斟酌用词是个不错的选择。评审人必须是认真负责熟悉研究内容的行家里手,评审意见所提的问题应该切中要害,才能让申请人心服口服。比如,G同学曾读过一份语言刻薄的评审意见,评审人极尽刻薄挖苦之能事,从申请书标题,文字用词,技术思路和科学问题凝练等进行一一批驳,让申请人读起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只觉得自己怎么配做科研呢! 评语有时简单一些,选择性回复问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激化。所以申请人对基金评审意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必过于认真,心态平和最好。当然申请技巧还是很重要的,有核心期刊论文,有前期工作基础,流程图清晰,研究目标罗列清楚,手段方法切实可行,显微照片精美,字体、行距排版美观大方,外行内行都挑不出大的毛病与问题,这都是优秀基金申请书的特征。当然要得到国家基金资助,仅仅一个优秀的申请书还是不够的,全世界的国家基金评审差别不大,因为竞争激烈,大都是用有色眼镜放大镜来审视申请者的,都要看前期工作积累,有无厚实的研究平台做保障等等,毕竟是纳税人的钱马虎不得。 当然,最受欢迎的评审意见,还是同意优先资助,并提出许多改进意见,力图让申请人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但这本质上已经是评审人与申请人在合作研究了,G同学并十分赞同这种方式,因为对其他申请人不公平。 当然,有一定的前期工作,也不一定就能获得资助。前期工作只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绝不应是充分条件。基金委不是诺奖评审委员会,科学基金也不是奖金,科学基金某种意义上讲是种风险基金。本质上,基金资助探索未知的领域,前沿科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科学基金结题不能以成功论英雄。也不能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搪塞。当然,科研项目失败很正常,一个项目的失败可警示此路不通,并为今后科研提供借鉴。 F拿起George博士的项目申请书,心里暗暗叫苦,明知自己对纳米机械性能一窍不通,还不能说出来,对年轻的助教更不能说“不”。F把George博士的项目申请书论文粗看了一遍。隔行如隔山,说实话,George的申请书她根本没看懂,提点意见建议, 也就是些大众化的东东。诸如项目题目要简练、语法与标点符号要一致, 摘要应突出新意-均匀纳米颗粒的照片要重点说明、 要强调本研究的必要性、在参考文献尽量引用自己已发表的文章,强调前期工作准备得充分,可引起评审专家的好感, 增加基金被批准的机会。 F的英文文秘功底帮了大忙,对于改项目申请书, F最拿手的就是找语法错误与改标点符号, 用Word Notes批改得头头是道, 看上去工作量大, 能把理工科教授们唬住就行, 而且自己还不动脑子, 废心思。G发现一个规律,F改项目申请书, 一般是先用微软的办公系统找文法和拼写的Bug, 再用固定格式往上套, 如“用The drawbacks of previous study 来提出出以前研究的局限性”,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来开头阐述研究工作的目的", "用The research study focuses in 来说明工作的过程", "用The results show that 来阐述实验结果"等。所以, F修改的项目申请书有严重的结构性雷同,时间一长,G同学匿名审稿时,一看就是知道这是F主任的手笔。 F为了让George博士得到国家基金资助, 前后只用了二十分钟, 就同意转发学部,支持年轻的科学家是她责无旁贷的工作。她直接给机械工程学部主任Kevin打电话,堂而皇之地要求Kevin不要把George博士的项目申请书往外寄,那样会浪费不少时间,学部项目编号后直接交给综合部G同学评审,她知道G同学是个纳米材料专家,竟阴差阳错地忘了告知G同学关照George博士。 G同学认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让他在基金委很快站住脚跟,他的工作特点是发文准确,办事稳妥,实事求是,观点慎重,准备充分。他无论是为基金委提供信息或反映情况,还是协助起草发文,审核文稿,数字,时间,概念,和名称都力求准确,他的发文从不使用“possible”、“approximately”、“roughly”、“almost”之类字眼或虚拟语气;登记项目申请或其他文件,他都反复校对、核实;因为评审处理文件,一点都不能出错。有时一词之差,或者一个标点符号用错,可能造成自己工作的被动。如果差错出在关键之处,麻烦就来了,饭碗就丢了。办公室助理工作的准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金评审工作的准确性,也保证了科学基金发放工作的正常运转。 G同学拿到George博士言之凿凿的Grant Proposal,一眼认出这是F改过的文稿,他早就习惯了F的老生常谈,陈词滥调。G同学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他坚决反对拖拉、懒散的工作作风,他的工作力求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尽量改善工作手段,尽可能使用电脑程序提高工作效率。George申请的是创新概念基金,G同学意识到,George项目申请程序出了问题,创新概念基金项目申请必须要两个外校专家评审,评审时间可能超过半年。G同学通过基金委的Oracle数据库查询得知,如果George博士能够同时申请博士后基金,G同学自己就可以评审,一个月后,博士后基金就会拨到麦大机械系。G同学发文、办事,绝不拖拉,凡是能在当天完成的,绝不拖到第二天;发现情况迅速向上司反映。G同学马上给F打电话,谏言George同时申请博士后基金,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F欣然采纳,很多无休止的问题是只要有人能指出来, 就能改正。 G同学评审基金项目一般是按这个原则来进行的,第一步,先根据申请申请书的具体内容到WebofScience上搜索进行背景验证,这大概需要3小时。然后,根据背景调查研究该项目的学术意义和价值,这只能根据自己见多识广经验与直觉进行判读,该找专家不耻下问的,一定会虚心求教。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可行,有的具体方法就必须考察计算该研究平台是否具备实力,实验方法越详细越具体越好,科学家大都是眼高手低,想的和做的常常不是一码事。课题的可行性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硬件设备,实验能否顺利实施?项目负责人的人品如何?项目进行下来到底需要多少经费?是否重复申请?一个在进行项目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重复申请的。G同学按照基金委规定给George博士了一个电话Interview,当时他问了George博士三个问题,请你讲讲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请提供能代表纳米机械材料成就或光明前景的几个典型案例;请讲出对纳米机械材料制备新技术专业领域的几条规律性认识。George博士对答如流,让G同学非常满意。George博士很快得到了博士后基金,一年后,他如愿以偿得到创新概念基金资助,现在已是麦大机械系Tier 1 Research Chair。 “祸莫大于欲利”出于赚钱为目的的科研往往把人往邪路上带[2]。加拿大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主要分两挡, tier 1与 tier 2,Tier 1 Research Chairs一次资助七年,第六年就可以Renew; Tier 2 Research Chairs一次资助五年,第四年就可以Renew,但只能延期一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愿意来加拿大世界级顶尖大学当教授,Tier 1 的竞争空前激烈。 G同学在基金委的一项工作是给项目编号,大部分是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奖学金项目。大学教授通过所在院系接受研究生,很多先到基金委所属学部申请奖学金,经专家认定同意后,再转到研究生奖学金综合部。G同学在综合部给项目编号,再转回学部,经基金评审专家认定后,最后转到财务部复核。 项目编号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其实很容易出错。首先,项目编号是阿拉伯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上面要求必须与申请时间想符合,即先申请的项目, 编号应该小,后申请的项目,编号应该大,因为领导审阅项目申请书总是根据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要复杂得多,比如,有的项目申请时间早,编号就小,由于客观原因,如项目周期长,休假会议等,拖的时间长;有的项目申请时间晚,编号就大,申请人准备充分,手续齐全,很快就完成申请程序。项目编号一旦送到学部,就没法改了。如果主管不了解情况,看到后面的项目先完成,前面的项目还在进行,可能会认为时间与编号混乱不堪,感觉工作不专业,甚至还会怀疑有走后门的猫腻。上司一旦震怒,下面工作就不好做了,基金委Clerk都是这样看老板脸色工作,所谓的“对上不对下,只对上面负责”。【3】 G同学曾经发明过好几种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1.预留号码法,每10个项目编 11个号, 给自己留有余地; 2.时间-编号平移法,把昨天最后一个项目移到今天第一个编号,今天最后的一个项目移到明天第一个项目,以此类推,就可以给项目任何编号,当然前提是项目 申请还没有移交到学部;3.编号循环法,三四个编号为一组,每个编号加一,最大的编号变最小;4.项目合并法,有的大学和科学院合作,一天可能申请好几个项目,把同单位类似的两个项目合并成一个项目,也可以省下一个编号自己备用;5.等待法,有的项目申请由于种种原因在处理过程中取消了,该编号就成了个空号,也可以拿来用。当然以上每种办法都有缺陷,都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纰漏,必须随机应变,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做办公室工作就是做个心眼,上下左右沟通最重要。所以,G同学脑子转得快,办法多,项目编号从没出过错,在基金委的工作可以用“完美”来形容。【3】 基金委组织的年度基金评审通常都比较注重有哪些院士参加今年的基金申请,Clerk并不真正关心具体的课题内容,反正基金委临时雇佣了很多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评审专家。院士来了即使作个很简单的科普性课题申请,也比一般草根容易得到资助,院士特别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申请非常受基金委欢迎,反正是国家财政拨款,诺奖获得者名声在外,资助他们比资助草根更容易得到政府认可。院士们的申请书写得驴唇不对马嘴也可能得到资助,如果有诺奖获得者出现在评审委员会,基金评审会可能就变成学术大牛展示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政治舞台,而基金年会并没有成为资助探讨学术问题的机会。 那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Lyon博士也来凑热闹,申请Tier 1 Research Chair。F把Lyon博士的申请书放在G同学桌上,让他审核一下材料是否齐全。 G同学老老实实字斟句琢地研究过Lyon博士申请材料,字里行间,读完后不禁瞠目。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看上去文不对题,让真挚不世故的G同学目瞪口呆。 G同学从心里根本不相信核物理专家们基于实验得出的结论,粒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很难入其法眼。就拿Lyon博士的诺贝尔奖来说事,首先Lyon博士的工作全部建立在大型強子对撞机(LHC)上,这是全世界最昂贵、最复杂的实验设施之一。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复杂“的另一面就意味着稳定性重复性可靠性差,设备大而多,意味着系统误差就大。大型強子对撞机圆周為27公里的圆形隧道內,两个对撞加速管中的质子,以14TeV(Tera Electron Volt, 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对撞,整个储存环有2800个粒子团,最短碰撞週期为75奈秒。Lyon博士利用27公里长的LHC找到125.3±0.6GeV的基本粒子(超过背景期望值4.9个标准差),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也就是说Lyon博士通过对比无穷大与无穷小找到质量,自旋为零,不帶电荷、色荷的基本粒子,其物理实验技术能力是个伟大的突破。G同学尽管在交大“实验数据处理”补考过,他还是明白,強子对撞机的系统误差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如果Lyon博士的诺贝尔奖成果是真的,我们这个世界上就不需要考虑实验系统误差了。他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如此巨大的系统误差,把Lyon博士消除系统误差的技术用于其它领域,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系统误差这个问题了,因为常识告诉我们,系统误差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打个比方,如果没有系统误差,从任何步枪里面射出的子弹都可以达到百发百中,射击精度100%。Lyon博士的实验技术如果是真的,用洲际导弹打飞机就是小菜一碟。 用肉眼分析金属表面裂纹与断口,用镑秤称量样品,用直尺量样品长短与基本粒子的发现不同。前者是直观测量分析,得到的是直接结果,没有系统误差或者理论上可以把系统误差减小到忽略不计。基本粒子是通过观察到粒子场振动来证明其存在的,就好像从观察海面的波浪可以推论出大海的存在一样,是通过实验仪器粒子侦测器得到的间接结果。在这里,粒子侦测器就是科学家的眼睛,科学家的手。我们知道只要是通过仪器间接测量的结果,或大或小的设备系统误差,背景干扰就不可避免。Lyon博士能够消除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对比系统误差,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消除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什么?他在物理实验技术理论上有什么突破?G同学当时就给F嘀咕,Lyon博士的最大贡献还不是发现基本粒子,而是他握有永远消除系统误差的技术。每当别人问到这些问题,Lyon博士就拿国家机密,政治考量来搪塞,把俄国的威胁,中国的崛起拿来做挡箭牌,别人也无话可说。 Lyon博士使用的大型強子对撞机(LHC),全世界就这么一台,他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证明自己,别人没法验证。历史上就曾有过这样的情况,欧洲某研究机构拼命去讨好诺奖委员会,一旦得到诺奖,该机构的成果就被人刮目相看,很容易得到政府持续资助,因为政治领导人看重的是诺奖的光环,而不是科技进步本身。那年Lyon博士获得诺奖最大的好处就是,欧洲大型強子对撞机得到欧盟的大量持续基金资助,Lyon博士的基本粒子理论未经中国科学界证实就被北大物理系写进本科生的粒子物理教材,Lyon博士访问中国时还得到过国务院副总理的接见,这是他在诺奖光环下的意外收获。笔者并不反对在缺乏客观条件下的自我证明,也不反对中国总理接见外国友人,也不反对北大物理系把不同的学术观点写进教材,更不反对诺奖及诺奖获得者名利双收。笔者反对的是“夸大研究成果的科研不端行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关键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训?交了学费,学到的又是什么?这些伪科学被写进教材,谁来替中国的学生们着想?这是他的肺腑之言。”[4] Lyon博士的基本粒子即使是真的,他的贡献仍旧无法回答宇宙的起源问题,关于強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的统一化问题。所以,他的发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意义还需要讨论,没有必要因为它是诺奖成果就不加分析地大肆吹捧。 理论上讲,在粒子对撞机里,两道粒子束以14TeV高能量在粒子侦测器里无规则地相互碰撞,能量太高,Lyon博士肯定没有办法控制,在文章里,他只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与数学游戏而已,不然,Lyon博士的高能物理实验控制手段还会得诺奖的。基本粒子生成后会在非常短暫时间內发生衰变,无法直接被侦测到,侦测器只能记录其所有衰变产物或其假设的衰变特征, 再从这些衰变特征重建衰变过程,如果符合基本粒子的假设衰变过程,就可归类为基本粒子的生成事件。实际上,很多偶然过程都会出现类似的衰变特征,他的结果是用“非此即彼”的排它法得到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常常并不了解所有的偶然情况,这恰恰是排它法的缺点,在科学前沿排它法往往靠不住,这是有很多历史教训的。Lyon博士应该是错在把思辨性思维实验,当作精确实验的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来发表了,粒子物理学界不加分析地接受了Lyon博士的成果,学术界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误。Watson-Crick那篇改变了生物学历史的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就是篇不到一页半纸的短文,其文笔精湛,浅显易懂,很适合大学教材内容,它最初只是展示作者的思辨性学术观点,文章成稿于1953年4月2日,《自然》刊出该文的日期是1953年4月 25 日,从投稿到刊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文章发表后,很快被学术界不加批判地肯定接受,直至获得诺奖,最终DNA双螺旋被写进中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全中国每个中学生都必须背诵DNA双螺旋结构才能考上大学。 G同学实在看不出Lyon博士提出的“标准模型”有何创新之处,诺奖评审委员会在Lyon博士的模型上可能是看走眼了。看一个科研工作有无创新,必须历史客观地看,没有他,换个人在同样条件下能不能做出来?有没有继续前人的独创性工作?或者在非独创性的科研工作中,有没有提出一个独创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有没有进行前人尚未作过的实证性研究工作?找个高中生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不可以做出来?他的工作卓越创新在哪里?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付出差不多的血汗,取得的工作成果相差很远?什么是创新?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把该信息的记录下来或者首次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这是“发现”,当然也是创新的一种,但伪造数据绝对不是创新。 1916年,芝加哥大学密立根教授在没有考虑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提出光电效应是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的结果。这个错误导致物理学走向歧途。密立根实验动手能力强,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不够,结论是错误的。但这个错误的结果却帮助密立根获得了诺贝尔奖。密立根的名声误导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给光子的其它实证实验也授予诺贝尔奖,从而误导了整个科学界。 1921 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 和 1927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又授予光子的实验证实。这三个诺贝尔奖其实误导了整个物理学界。因为光粒子并不是光本身的特性,光就是波不是粒子。因为粒子是有静止重量,尺寸,大小,如电子,质子,分子等,而爱因斯坦提出的所谓光子却没有质量和尺寸。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概念纯粹是为了方便他的数学计算和推导,来解释用经 典电磁波理论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应用范围本身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光子在解释康普顿散射时就不好用了, 爱因斯坦自己也说过:“光子是没有前途 (Hopeless) 的概念。” 如果有否定光的粒子性的文章,问题太重大,科技基金管理部门,杂志编辑不敢判断是非只能听权威的,而完全错误的光子理论文章很容易得到基金支持,并能在权威的杂志上发表。正确的论文却无法按时发表。 因为用光子概念容易欺骗科技基金管理部门,可以容易获得基金支持,能获得大笔经费。所以既得利益方要想方设法欺骗管理部门和愚弄读者,更要封锁真相。比如,1801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波,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粒子,他的稿件被所有杂志拒登长达18 年。菲涅耳的光干涉和光波动理论研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诺贝尔奖的丑闻一直都存在,这只是冰山一角。科学允许失败,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现在都没有得到实证,但并不妨碍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贡献被原子弹夸大了, 他的光电效应, 质能关系, 相对论应用范围不大, 其伟大之处是他无私的和平主义, 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诺奖尽管有很多瑕疵,因其对人类的无私贡献,是”无私”两字使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崇高的科技奖。 历史上,原子模型是物理学家果冻布丁吃多了想出来的,Lyon博士的基本粒子理论是建立在规范场论的基础上的。而规范场论是从麦克斯维的电磁场得来的灵感,据传电磁场概念还来源于中国气功的气场。1954年,杨振宁提出规范场里基本粒子质量为零,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米尔斯理论,据传,该理论是从爱因斯坦质能公式得到的灵感,但它有个重大缺陷,就是零质量基本粒子传递的是类似电磁力的长程力,虽然满足局域规范对称性,不适用于像弱核力或強核力一类的短程力。为了满足“宇称不守恒”,“标准模型”,朗道抄袭了固体物理中的超导理论,稍加变化,加了一个特别场把规范对称性隐藏起来,把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库伯对”概念引入粒子物理学,对外声称为这一个老的研究问题提供了新证据,看上去是历史性突破,实际上是“剪刀加浆糊”。很多在这领域工作的物理学家都获得了诺奖。但《现代物理评论》有篇文章曾忧心忡忡地表示,“至今为止,标准模型拥有惊人的成功,但这些理论到底是否正确仍旧无法确定。” 换个角度看,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是这样抄袭前人的学术成果,稍加改动,也不能改得太多,改多了,其它同行专家看着不眼熟,这样的改头换面不容易得到同行认可。得过诺奖的物理学家这方面都是门槛精,都是把前人的东西稍加修改,改得恰到好处,大家都看得懂而且要显得自己也有独到创新之处。“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 = mc²从没得到过实证”就是个最好的诠译,爱因斯坦把牛顿力学用在狭义相对论里发明了质能公式,大家都看得懂而且显得他有自己独到的突破。常识告诉我们质量为零的客观存在只能就是波,质量为零的粒子是否存在一直争议很大,毕竟把光波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人类一直办不到,中国中学课本上讲的植物细菌接受阳光照耀,其质量增加的试验,都是后来人们为给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圆谎而臆造出来的,就象密尔根的油滴试验,摩尔根的果蝇试验一样是不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本质上也是天方夜谭,毕竟“从无到有”只有上帝可以做到。其实,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实验证实。爱因斯坦长期被物理学家看成是数学家,被数学家看成物理学家,用数学的枪打物理的点。很多著名的粒子理论物理学家都是这样闭门造车练出来的,他们通常简单修改前人模型中的几个词语, 并对其学术思想和物理模型进行摘要总结,或用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地重塑总结,或为了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其所谓的独创性,加个常数或微分方程等,对外声称其将其方法首次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但很少直接引用别人的结果,因为那样容易露馅,本质上这也是作弊。 上个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把量子场论方法广泛地抄袭篡改到凝聚态理论,从多体形式理论,格林函数方法、输运过程平衡理论,到超导、铁磁现象和共振弛豫过程等。物理学家们成功预言超导材料会象鬼魅文化那样来无终去无影,因为从数学上看“超导”理论无懈可击,就象“燃料电池”,3D打印,陶瓷发动机,永动机等骗局一样,尽管曾是诺奖成果,时间与历史将会证明它们都是乌龙, 都是“用物理的枪在打数学的点”,全是物理学家们科研伦理水平太低造成的。在理论物理研究领域,同一个数理模型往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如“宇称不守恒”的数理模型可以抄袭到凝聚态物理统计分析实验中。因此通常要界定一个粒子物理学家是否有抄袭是要比其他领域要困难些, 大型强子对撞机全世界就一台,别人没法验证,Lyon博士说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一个物理模型可以采用抄袭多个模型的“拼接式抄袭”方式。因为,即使有人发现物理模型相似或数据相同,物理学家都可以硬把它们叫成”借典”或”雷同”,“英雄所见略同”来搪塞支吾。这种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模型窃为己有的行为, “通常都只能是专业人士才干得出来的, 并戴上创新的帽子, 这一般都很难查证。”[5] 理论物理学家总是喜欢以模型为研究手段,本质上这是个误区。模型是建立在科学假说之上的 一个逻辑结构,通常是建立在已有基础或公理之上的假设结构,假设==》模型==》结果。此结构中假设的变量是彼此间是独立的,该模型得到的结果就是可预期 的。假设变量的独立性本身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在实际情况下,尤其在实验物理学领域,假设的变量通常并不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的,这造成模型之后的结果不确 定,即模型的正确性悬而未决,当物理学家不能从数学模型得到预期的结果,他们就试着去其它领域寻找新的模型,而模型结果肯定总是错的。科学家们只好不停贪婪地钻牛角尖寻找更具迷惑性的模型,造成恶性循环。 大学生缺的应该不是知识,因为在图书馆业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的获取不是件太困难的事。大学生缺的应该是实际工作经验及眼界,这才需要导师帮助其了解学术前沿以及科学研究的传承。导师的工作只是从茫茫大海中拎出来一个有价值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交给学生做就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原创研究其实不难,对大学生来讲说穿了也就是一个毕业设计的工作量。难的是大学生知道做什么题目有意义,能得基金资助,写出来的论文有学术价值。 G同学曾给F嘀咕,在他母校A大学材料系随便找个本科生同时修“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把他放在Lyon博士的位置上,沿着这个方向做,他很可能从一个力学模型转到另一个模型,逐渐把“四大力学”混合起来,最后完全可能做出与Lyon博士一样的结果,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在把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的原理抄来抄去,并稍加变化,没啥新意。Lyon博士得诺奖纯粹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别人没有机会做而已。G同学提倡尽量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特别是年轻人要多创造条件给均等的机会,这是个社会责任问题。 当然,诺奖获得者Lyon博士大家风范,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妥协。他曾用“名言”反驳,科研尽管是有弯路、死路,科学是不怕失败的。G同学并不反对“是在四大力学的基础上发展一套基本粒子物理理论。”不过,他想问这种低水平研究找个本科生来做,能否做得出来?G同学认为大可让本科生来干,也可以让研究生来共同研究力,没有必要让代表世界最高学术水平的诺奖获得者来做。这太浪费世界顶尖学者宝贵的灵感,天资和禀赋。 G同学此言一出波澜起, Lyon博士有点坐不住了。一天下午,他气急败坏来到基金委综合部办公室找G同学理论,他噗一进门,未开口,先吃降压药。G同学一看这阵势就明白老头有高血压,Lyon博士性格耿直,过分解读了G同学的观点。当然G同学在基金委随手一番评头论足,gosssip,可能把他的几百万研究经费搅黄了,美丽的退休计划要泡汤,老头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F见多识广,知道轻易不能怠慢诺奖获得者,急忙上前寒暄,问暖嘘寒,先把老头稳住再说。虽然基金委有些不心甘情愿,出于政治因素考量,最终基金委还是资助Lyon博士七年科研经费,风波暂时好像是平息了。 Victor刚从卑大化学系博士毕业,正在申请多大博士后工作,准备去多伦多声色犬马。Victor的博士论文是基金委资助的基础研究,鉴定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试剂,reagent,他在其博士论文中声称他独立找到一种特定的化学试剂完全可以解决实际工业问题,Victor由此获得卑大化学系博士学位。 Victor的博士导师Tom教授刚录取了另一位研究生Yamato,Yamato的博士论文正好是接着Victor的博士工作继续下去,也是基金委资助的基础研究。这时已经到了基金委年度结题的关键时期,Tom教授非常想获得基金委持续的基金支持,renew his funding。他和Yamato一起整理项目申请书,grant proposal。Tom教授手里有Victor博士论文的电子版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sis 和Victor亲手制作的大量显微镜照片和图表,为了加深项目评委的印象,Tom教授几乎把Victor博士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放到他的Grant Proposal里,以展示他为此项目做了大量坚实的前期工作。但阴差阳错的是,Tom教授把Yamato作为第一项目申请者,自己为第二申请者,完全没有Victor什么事。 项目申请书送到G同学那里作Clerk Review,G同学忽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申请书中有些内容很熟悉, 看着眼熟, 好象在什么地方读过, 后面又没有具体参考文献列出, 很象是从别的地方硬搬过来的。G同学马上给Tom教授的实验室打了个电话,Tom教授在教室给本科生上课,刚好是Victor接的电话。两人寒暄几句,便聊到正题。Victor大吃一惊,Tom教授申请基金用他的博士论文从没有向他提起过。他博士论文只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做过Presentation,还没有公开发表过。Tom教授只是在项目申请书的背景部分暗示用了他的博士论文,The presentation is cited in the grant proposal, but only i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section. 整个项目申请书完全没提及95%的实验工作和60%的文字,text,是来源于Victor的心血。Victor开始担心,基金评委会认为工作完全是另一位学生Yamato的贡献,而Victor正在申请多大化学系的博士后基金,用的内容与Tom教授的申请材料一模一样,两份同样的项目申请书到了基金委非穿帮不可,而专家们可能会认定Victor抄袭Yamato,这就麻烦了。 G同学听完Victor的陈述恍然大悟,他上午刚读过Vitoria的博士后基金申请书,刚做完申请书相似性检查,因为项目查重,文章查新是他每天必做功课,难怪看着Tom教授的项目申请眼熟,两份申请作者不同,标题不同,内容却是一样。G同学开始感觉事态严重,因为基金委明文禁止把两位申请者持同一份申请材料,用于超过一个项目申请,申请材料如果查实有抄袭内容,不仅申请书作废,申请者还会被列入基金黑名单,三年内不得申请基金。G同学只好按标准程序走,他不动声色礼貌地谢谢Vicotor的信息,就挂断了电话。 G同学私下专门找Tom教授讨论了一下申请书的署名权问题,其实只要给基金委写封信, 声明Victor的作者权就可以了,对基金委来讲只需作一个小的调整,工作量不大,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但Tom教授坚决不同意把Victor列为项目申请者,因为,Victor已经毕业了,不可能在他的实验室继续工作。Tom教授当时是这样说的,“即或申请项目用了他Victor的材料,对基金申请有贡献,但他在我这里刚拿博士奖学金时,他用的申请书里几乎没有他的结果,他在我这里的博士基金是用我的前期工作。现在他已经毕业了,马上要去多伦多,如果把他也列为项目作者, 会使问题复杂化。后面的学生用师兄的前期工作,我这里一直是这样做的。”言下之意,列Victor为项目申请人是有点过度关照。对于Tom教授这种对知识产权漠然处置的不专业态度,G同学心里非常不安。 G同学只好找到Yamato了解具体情况,Yamato认为Victor的博士论文质量欠佳,他的博士工作明显缺乏证据,he did not have enough evidence to back up his claim. Yamato把Victor的原始实验记录手抄本给G同学看,研究生入学时都接受过科研伦理训练, 实验室的原始数据必须记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上,有时间,地点,实验状况,实验人和仪器设备等具体信息。G同学发现Victor的试验过程写得非常潦草,chicken scratch。Yamato根本不可能仅根据Victor的原始数据重复试验impossible to duplicate his work。G同学仔细研究,发现Victor 的数据很不完整,很多实验没有实证。看上去,Tom教授也没有时间去验证Victor数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G同学私下在自己的实验室按照Victor 的试验过程试着重建实验,发现有的结果与Victor博士论文中描述的不一样,他只好将自己的疑惑以书面报告F及基金委上司,在报告的结尾,G同学写到,Victor博士应该向基金委主动承认他的申请书采用了其博士论文中的虚假数据,并应主动揭发其导师Tom教授的学术剽窃不端,他们属于“虚假陈述”和“学术剽窃”行为,只有在他们改正错误的前提下,基金委才考虑给予Victor博士后基金。写完报告后,G同学踏踏实实地在基金委等Victor博士登门认错,并揭发其博导学术不端。三个月后,Victor还是不见踪影,F给卑大校办打了个电话,校办主任答应亲自去调查。六个月后,基金委查实,Victor伪造博士论文,Tom教授一稿两投作弊,两个人用同样错误的数据同时申请两个国家基金项目。后来,Victor的博士论文被暂时取消,不得不延期一年答辩。Tom教授三年内不得申请国家基金,在大学化学系由正教授降聘为副教授。 其实,申报的课题存在重复申请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很多项目已经得到其它渠道基金的支持在研,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教授可能只是改了个名字就申报国家科学基金,换汤不换药,因为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支撑,反而更容易中。要鉴别这种重复申请情况是有困难,而且教授们也有苦衷,前期资助强度不够,不得不重复申请才能让课题组生存下去。只不过,中国因为体制原因,更看重如何从制度上让干活的人有足够的钱干活,制止不干活的人拿钱乱花。而加拿大比较重视知识产权,对于科研人员的诚信看得更重些。 Young那年拿了博士学位没有马上回台湾,在加拿大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继续原来的导师Kevin组里做博士后研究员。他的博士后工作与其博士论文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博士导师愿意雇自己培养的博士,别人也无话可说。加拿大的博士后研究员虽然是一个正式的工作,但不是永久的职位,其实是合同制工作,合同是与校方签的,科研经费虽然是老板找来的,但老板只负指导其博士后研究,无权随意解雇博士后或变更合同。Young博士论文的大部分内容已发表了两篇杂志文章,他将剩下的数据整理了一下,感觉是鸡肋,博士生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却觉得没有太大的价值,扔掉又觉得可惜。碰巧美国有个国际学术会议,Young就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一篇会议文章投过去了,会议报名费交上去后,文章就被接受了。Kevin说从其他的科研账户挪用点,问题不大。Young就没有说什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G同学在基金委工作期间,对加拿大科学基金审计是很严格,有“预算审计机器”的绰号。基金委的科研经费预算很细,专款专用,和当时做的课题无关的学术会议费用,是不能从其从事的科研经费中支付的。从财务的角度,基金委通常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对于发票的合理性并不在乎。所以基金项目常常有凑发票、腾挪经费等钻经费管理制度的空子。其实Kevin的问题只需核查一下开会时间与发票报销时间就会轻易发现,机票,打车票都有日期时间与目的地的,好查得很。G同学在审计该项目时马上就发现了问题,心急如焚,很多国际学生不知不觉就违法了,遂给基金委打了个报告,建议设立学术会议基金,对青年学者免会议注册费,免住宿费,免机票钱,甚至对国际留学生发零花钱等。在G们的努力下,基金委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学术会议基金也建立起来了。 在G同学来到之前,基金委就已经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G同学耳闻目睹了基金委建立实验仪器设备基金的过程。实验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样品制备仪器设备与检测实验仪器设备。卑大机械系智能加工实验室Water教授与一家著名跨国公司搞横向课题,开始很顺利,得到基金委支持。四年后,横向课题结束时,公司没有为该课题提供后续资金,智能加工实验室只好关门,原价上百万,四年新的埋弧自动焊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机床等由于是为科学实验量身定制的,电压功率通用性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根本用不上,最后只好当废弃金属卖掉,太浪费了。两年后,公司又找上门来要求做3D打印横向课题,智能加工实验室只好又申请基金项目,因为是大公司的项目,为了提升加国工业竞争力,基金委必须资助。G同学读着Water教授那诘屈聱牙的项目申请书,不禁皱眉,一年前才卖了的数控机床,又要申请重新购买,公司给的合同只有两年,最多三年。有国家基金资助,大公司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三年后,3D打印过时了,又把上百万的数控机床当废金属卖掉?G同学马上给Water教授打了个电话,讲出他心的疑惑。Water教授那边一声叹息,智能加工实验室只有那么大的地方,没有项目了,连放设备的地方都没有,设备又没人要买,不扔掉还能做什么?这样的恶性循环进行好多年了。 G同学仔细查看了Water教授申请的蠕变持久试验机的型号,发现其高温极限只有900℃,根本不能用于项目申请书中的1100℃的试验。如果,Water将在蠕变实验机做了改进,应该在实验设备一章中着重提到,莫非申请书不是Water教授亲自写的?G同学认为配备仪器设备要根据实际工艺实验具体情况,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采购仪器设备的原则是优质低价,根据科研需要,防止设备重功能重叠,防止伪劣仪器设备流入实验室,对于贵重仪器设备,还需考虑用于其它科研课题。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尽量使用已有的仪器设备,避免出现区域性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现有仪器设备潜力,重视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寿命的工作。应鼓励自制新型科研仪器设备,经技术鉴定合格后登记入帐。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校检和标定,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修复。仪器设备要逐台建立技术档案,要有使用、维修等记录。 仪器设备一般不准拆改和解体使用。确因功能开发、改造升级或研制新产品需拆改解体时,[6]”应经机械系设备主管批准。 G同学在基金委的工作结束时,实验仪器设备基金已经非常健全了,这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健全的国家级科学研究设备基金,他非常高兴能给科学家们做一点实事。 Reference [1] http://www.vanforum.org/1/post/2014/01/41.html [2]http://www.vanforum.org/3/post/2013/01/-6-the-under-prepared-student-6.html 【3】http://www.vanforum.org/blog/-24 [3]http://www.vanforum.org/3/post/2013/04/-16.html [4]http://www.vanforum.org/3/post/2012/08/august-21st-2012.html [5]http://www.vanforum.org/7/post/2013/11/21.html [6] 刘昌明,李华基,李革胜 . 铈和钆对铸造钛铝合金的组织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1999, 13(4): 395-400. (四小时初稿搁笔)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李革胜
CategoriesArchives
August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