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2015 0 Comments 定军之南,伤折一股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羽飞,6/28/2015 “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段子,在平原有个靠占圤为生的人叫管辂,这个段子是他给曹操算了一卦得出的结果,当时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三国演义》71回才揭开谜底:操闻渊死,放声大哭,方悟管辂所言:“三八纵横”,乃建安二十四年也,“黄猪遇虎”,乃岁在己亥正月也;“定军之南”,乃定军山之南也;“伤折一股”,乃渊与操有兄弟之亲情也。操令人寻管辂时,不知何处去了。从万年历上看,已亥年是土命的猪,而中央无极土是黄色的,所以称这一年的土猪为黄猪。读者读到这里大都有兔死狐悲的感受,为刘备高兴,替曹操惋惜。 《三国演义》的每一回都有人死亡,曹操一生特别为九个人的死痛哭流涕,典韦、曹冲、曹嵩、陈宫、袁绍、郭嘉、荀攸、夏侯渊及庞德,只有曹冲、曹嵩、夏侯渊这三个亲戚的死,曹操是真心哭,曹操哭其他死人都是哭给活人看的。曹操万事亨通,很大程度上就是他懂得用哭来笼络人心。 “定军山”桥段给人感觉夏侯渊在《三国》中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从整本《三国演义》来看,夏侯渊其实是个打酱油的角色,甚至比不上其兄夏侯惇更让人印象深刻,夏侯渊真是冤。罗贯中大肆渲染“夏侯渊的死对曹操打击非常大“,其实为“扬刘抑曹”而故意做的一种噱头,刘备集团的每一个小胜利都被罗贯中拿来大张旗鼓地吹嘘。而曹操功劳再大,也被罗贯中一笔带过。在这里重点写夏侯渊之死只为了强调刘备集团的军事胜利,树立72岁老黄忠的英雄形象,为后面黄忠成为”五虎将”做个铺垫,说明黄忠成为”五虎”凭的是真本事,并没有以老卖老,刘备诸葛亮让黄忠当”五虎将”是顺理成章的事。《三国演义》中还有其他打酱油的角色,如潘凤衬托华雄的勇猛,华雄、颜良、文丑衬托关羽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在临终前留下遗命,要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他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蜀汉的未来着想。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想以守带攻,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拖延曹魏对蜀汉的进攻。诸葛亮把自己的墓地选在定军山,是为了激励自己的继承人继续北伐,恢复汉室。 两个跑江湖的算命先生,管辂与左慈对曹操晚年思想影响非常大。“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这句话对中国文化影响也还不小,比如,算”三八二十四”-一种中国家喻户晓的智力扑克戏,即2~4人,每轮一共出4张牌,经过加减乘除运算,最终得到结果“二十四”, 该扑克游戏就是从这句话发展出来的。以前的人迷信,大家聚在一起,期盼谁能用扑克算出三八二十四,谁就会有刘备在定军山的鸿运。 “定军山”的桥段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比如中国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专门为一班长配曲2.5分钟“怀念战友”,给人感觉一班长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仔细看完整部电影才知道一班长扮演的是“夏侯渊”的角色,目的是突出梁排长对同志们的深情厚谊。《说唐》里面的英雄好汉排行榜都用“打酱油”的角色做铺垫,用伍云召的英勇无敌与雄阔海的“双拳打虎”,来衬托宇文成都的战力强大。用宇文成都的强大衬托李元霸的了得,用李元霸的天下第一衬托秦琼的“仁者无敌”。《射雕英雄传》用大量篇幅描写黄药师“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萧”无所不能,其实黄药师是个“夏侯渊” 打酱油的角色,黄药师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郭靖娶黄蓉娶得值。《水浒》中的晁盖衬托宋江,《小兵张嘎》中的奶奶衬托嘎子等等都是用的“夏侯渊”写作手法。 曾国藩被太平军撵得跳湖自杀时,也曾用管辂的”三八纵横,黄猪遇虎。”来鼓励湘军破釜沉舟,绝地反击。慈禧经历甲午海战,百日维新与囚禁光绪后非常沮丧,她在颐和园点的第一场戏就是《定军山》,以期获得好运,能够卷土重来。 《三国志》也记载了算命先生管辂的这句话,我们知道《三国志》是正史,《二十四史》第四部也记载了管辂的这段话。这句话后来发展成某人死了弟兄后的代名词。伤折一股就是一条大腿受伤,古時候讲兄弟是手足,如果说某人伤折一股就是暗示这个人要死一个兄弟。后来演变成生意场上一个生意伙伴出局或某位工友离职的另类说法。 所以,《三国演义》不愧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从中随便找出一句话都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李革胜,M.A.Sc Archives
July 2015
Categories |